新闻
中国节能网

3D打印新动态:规模扩大与技术创新同行

   2015-10-28 工控网1760
核心提示:自总理提名3D打印之后,3D打印市场就烧起来熊熊烈火。笔者观察3D打印近期行业动态发现,各地在发展3D打印时不仅关注规模上的扩大,同时技术创

自总理提名3D打印之后,3D打印市场就烧起来“熊熊烈火”。笔者观察3D打印近期行业动态发现,各地在发展3D打印时不仅关注规模上的扩大,同时技术创新也是着重推进的内容。

先来回顾一下3D打印行业近期动态:

3D打印产业发展将有“指南”

9月15日-17日,广州举办2015广州国际3D打印产业应用与发展论坛。论坛最大的亮点在于,为了顺应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发展趋势,广东省组织实施了增材制造(3D打印)重大科技专项,将启动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项目,于明年对外公布。

福建版3D打印产业行动方案

9月15日,福建省出台《福建省增材制造产业行动方案(2015-2017年)》,提出“以工业设计、个性化医疗器械、教育文化、汽车零部件加工、精密铸造、航空航天零部件等领域为重点,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着力解决产业关键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形材料、装备及核心器件,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形成2至3家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及应用企业;深化行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力争部分项目获得国家级应用示范的支持。

陕西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扩容”

据悉,“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已发展到50家,全省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3D打印技术体系,初步形成3D打印产业链,同时实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陕西省通过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加快科技金融融合、强化项目支持等多种举措,推动3D打印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这些消息中,我们可以看出,3D打印领域相关的政策暖风频吹,研究机构对该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规模也非常乐观,市场资金也是不断注入该领域。更重要的一点是,相交于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发展似乎更注重技术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频频出现在地方3D打印发展规划和产业联盟发展方向。

实现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是我国步入工业4.0阶段的必经之路,而3D打印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标志性技术之一,在“中国智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3D打印影响着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

未来3D打印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全球3D打印销售总收入将突破100亿美元,2020年总收入将达到21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2%。当前3D打印技术、材料均已步入成熟,随着行业并购的持续和更完美产品的诞生,相比减材制造的优势会更加显著,年均30%的收入增速完全能够做到。

全球目前约有200余家企业从事3D打印工作,其中,得益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获得政策利好,中国企3D打印企业高达100余家,北京、青岛、武汉、西安、南京、成都与珠海等地是3D打印产业主要基地。

不过,我国3D打印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至少还面临五大难关:打印耗材、打印工艺发展还不完善、3D打印的价格、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及研发所需要的大量政府投入或产业界的资金支撑。

【结语】

笔者认为,国内3D打印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不过作为新兴产业,在国内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3D打印也收到了行业转型带来的利好。如近日塑料行业出台“十三五规划”指出3D打印塑料耗材将作为行业发展重点,3D打印产业有望率先从耗材领域突围,从而不断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