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青岛扬尘污染治理见成效 市区PM2.5同比改善20%

   2015-11-03 青岛日报2240
核心提示:山东省青岛市成立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工作指挥部以来,将全市扬尘污染防治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印发了《2015年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

山东省青岛市成立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工作指挥部以来,将全市扬尘污染防治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印发了《2015年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关于加强建材行业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集中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力量,采取挂牌督办、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大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市区PM2.5、PM10浓度同比分别改善20%、15.8%。

一是落实目标责任,加强施工扬尘作业管理。市城乡建设委要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并由专人负责扬尘作业的控制管理。施工现场必须编制防治扬尘和大气污染的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从规范车辆出场冲洗、现场两个围挡管理、加强现场硬化、加强现场土堆覆盖等方面达到控尘目的。

二是加强监管,严格作业标准,控制道路扬尘。市城市管理局要求各区严格按照《青岛市道路机械化保洁作业技术导则》进行作业,各区主干道每日机械化清扫2次,洒水2次,高压冲洗每周3次;具备条件的次干道每日机械化清扫2次,洒水2次,每周冲洗1次。重点区域道路每日机扫4次,洒水4次。对市区具备条件的20余处在建工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超量装载、裸露运输等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已转办案件89件,落实反馈82件,确定“晓港名城七期”、“秀兰禧悦都”2个标杆工地。加强对企业监管力度,目前49家运输企业901辆车取得特许经营权,每季开展检查,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约谈企业负责人。会同交警、交通等部门每日开展联合执法,每两周开展一次市区联动集中整治行动。对全部49家特许经营企业建立人员培训、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建立车辆设备档案,记录车辆设备使用、维护等信息,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设备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坚决杜绝带病上路。加强监管手段,建立了企业内部车辆在线监控系统,由企业对所属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自我规范运输行为。

三是整治裸露土地,防止扬尘产生。市南区2015年计划投入200万元实施裸露土地绿化行动,重点对山东路等主要道路及东部老年活动中心绿地中的4600平方米裸露土地进行补植,做到黄土无裸露,绿化无死角。目前,完成山东路闽江路节点景观绿化建设,栽植了造型黑松、紫荆、龟甲冬青、金森女贞球、小龙柏球、金森女贞、红叶石楠等1068株、果岭草坪70平方米;对山东路道路绿篱进行苗木补植,栽植了红叶石楠、小叶黄杨、法国冬青、小龙柏球等4600株,栽植麦冬草5100平方米。

四是加强港口扬尘污染控制。市交通运输委加大港口散货装卸、堆存、运输过程粉尘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防治管理。在充分发挥现有防风抑尘网、喷淋设施、干雾除尘装置、洗车池、清扫车、洒水车等环保设施作用的基础上,建设和完善新的环保设施,其中前湾港区投资100万元,新增两辆大型清扫车,并投入400多万用于货物的防风抑尘;董家口港区在堆场内安装了222支洒水枪,采取固定喷枪洒水,投入230万购置篷布、抑尘网等用于200多个矿、煤货垛的苫盖,并计划年底前投资40万购置两台喷雾炮;老港区邮轮母港客运中心项目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北三突堤通用泊位工程粮食除尘系统与粮食装卸系统正在同步施工;海业摩科瑞通用泊位工程堆场配套600m防风抑尘网基础施工完成100m。从事易产生扬尘污染货种的单位,均采取围挡、密闭、喷淋等防治措施,对所有散货垛堆采用密目网或蓬布苫盖,对所有散货运输车辆进行蓬布苫盖。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