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面对新能源汽车新一轮增长期 车企如何借势?

   2015-11-05 河南商报2150
核心提示:因为充电桩建设速度慢、电动车续航能力弱,新能源汽车一度因产能过剩陷入发展低谷。近段时间,随着国务院、工信部扶持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的连

因为充电桩建设速度慢、电动车续航能力弱,新能源汽车一度因“产能过剩”陷入发展低谷。

近段时间,随着国务院、工信部扶持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的连续出台,新能源汽车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面临新一轮即将到来的增长期,河南企业如何借势?

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愈发密集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22日,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于新能源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李克强指出,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制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优化配套环境,创新商业模式,扩大先进适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

可谓句句点中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要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说,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一项长跑运动,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及产业化的推进,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将会陆续得到解决。

而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也刚刚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意见要求,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众企业抢食红利

2017年全省将推广3万辆“发展新能源汽车,河南有非常良好的基础,从许继电气到海马汽车、宇通客车,河南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形成了包括充电设施、汽车零部件制造、整车制造在内的整个生产系统。”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装备处处长亢东宁说。

目前,全省共有7家企业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产品涉及新能源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等,生产能力达到5万辆。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1~8月全省已生产各类新能源汽车6280辆,约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5.1%,其中,新能源客车产量约占全国新能源客车产量的35%。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生产突破1万辆。

9月11日,工信部公布第五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我省少林客车和宇通客车新增36个车型进入国家免税目录。自此,我省共有126个车型进入国家免税目录。

“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方面,目前全省有动力电池及其相关材料的企业近300家,基本构成了从材料到电池及电池模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亢东宁说。

随着中航锂电(洛阳)公司、河南科隆集团、河南环宇集团、河南金龙集团、焦作多氟多公司等骨干企业一批重点动力电池项目的顺利投产,我省动力电池生产规模又将上一个台阶。

新能源汽车由于受政策支持力度大,财政补贴也较多,产品的毛利率远高于燃油汽车,加上良好的行业前景,成为众多非汽车企业的追逐目标,在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分一杯羹。

省工信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郑州要围绕新能源汽车打造三个基地:郑州新能源客车、多功能乘用车制造基地;三门峡中高档纯电动轿车生产基地;新乡纯电动轻型专用车、乘用车生产组装基地。

“计划到2017年,全省推广新能源汽车3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形成规模。”这名负责人说。

两年后我省小汽车充电桩

“当前,河南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受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以及维修点少三个障碍制约。”河南银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金明说。

据了解,目前,河南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在150至200公里,距离消费者期望的248公里还有明显差距。

“一方面,我们需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我们要发展更多的充电桩,让消费者不用担心开电动车会搁到半路上,消费者才会购买。”田金明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永伟说,缩短充电时间、降低电池重量、增加奔跑路程,是摆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面前的三大技术难题。

10月12日,郑州市政府公布了《郑州市稳增长保态势近期重点事项落实工作方案》,准备在10个方面“放大招”,其中,“双电”策略尤为具体:2015年准备在全市建设大中型充换电站4座,各类充电桩800个以上;在城市投资近16亿元建设配电网。 根据省工信委装备处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到2017年,全省建成大型充换电站15座,移动充换电站(车)80座,公交车充电桩1000个,小汽车充电桩6000个。

新能源汽车规模化程度不高

10月23日,在驻马店举行的中部新能源汽车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驻马店小伙高明面对一款由河南某公司制造的电动轿车时兴奋不已,价格总共下来7万多元。但问到牌照问题时,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只能上驻马店市政府认可的地方牌照。

高明又问了一句:“开车到周口、信阳等其他城市会不会被扣下?”

这名工作人员含糊地说,“应该不会吧,各地都出台有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都在鼓励发展。”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让高明满意。为此,他又连续问了好几家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商,得到的答案几乎一样,都在本市认可。

除了牌照问题,充电桩少、车辆性能欠佳、奔跑里程短等问题,都是目前电动轿车不能大批量、规模化发展的棘手问题。

就河南来说,目前普及最多的是低速车和专用车,而电动轿车方面的规模化仍然没有大的改观。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新能源汽车到最后都是规模取胜,有些老板卖了几辆车后就宣布自己赚钱了,这种发展思路是畸形的。“仅卖几辆车根本不可能会赚到钱。”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赵永伟也认为,只有规模化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提高性价比,不然,永远处在低级阶段。

借资本力量壮大靠创新争取突破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永龙表示,河南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及配套服务商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企业。

张永龙举例说,在南方、东部沿海地区几乎每位企业管理者、投资人都在谈论新三板,并积极筹划,然而这些企业的年营业额大部分不足2亿元。 “河南大部分搞新能源汽车的老板,只埋头于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这在现在这个资本驱动的时代是要吃亏的。”张永龙说,别人的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已经跑出千里万里了,而我们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

与此同时,众多业内人士关心盈利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朱孔源说,目前,中国的汽车交易市场还没有卖电动汽车的,希望河南能填补这一块业务的空白。

对此,田金明告诉记者,银泰汽车也在探讨新的盈利模式,比如说现在正在开发租车模式。“在一个城市里,消费者不用购买电动汽车,只需租赁就可以了。”

新乡市新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营销经理李兴峰说,充电桩目前几千元一个,但是,未来可能会免费送。

谈及该公司的盈利模式,李兴峰说,他们目前重在打造一个电动车的生态系统,等将来系统足够大时,就有了话语权,从而打造运营、充电网络及设备管理、卖车、租车、修车、电商、金融支付、政府监控等平台。

据了解,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盈利模式创新方面,河南也在积极探索。

亢东宁表示,河南正在帮助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及零部件生产商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在新能源汽车运营模式创新中的应用,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运营服务。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