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德国人被吓坏 中国自建空中巨无霸震撼出炉

   2015-11-06 中网资讯综合 2250
核心提示:11月2日,各大德媒纷纷关注了中国首架自主研发客机C919总装下线的消息。这架意欲挑战空客A320和波音737市场垄断地位的中国大飞机,大家总还是

11月2日,各大德媒纷纷关注了中国首架自主研发客机C919总装下线的消息。这架意欲挑战空客A320和波音737市场垄断地位的中国大飞机,大家总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C919客机的命名

C是飞机制造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的首字母,同时代表了中国(China)。“919”中的第一个数字9,代表了中文“天长地久”的寓意;“19”则表示,该机型的最大载客量达到190人。

飞机在上海总装下线

严格意义上讲,国际航运体系里,习惯把30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型客机;而在中国,人们通常把150座以上的客机就称为大客机。这也就是许多中文媒体将之称为“国产大客机”的原因。这种概念上的细微差别也侧面反映了各国航空工业技术的不同发展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该客机从命名上便可以看出其与空客(Airbus)、波音(Boeing)的竞争期望。上述两家是目前世界上飞机制造领域的两大垄断者,与之形成“ABC”分庭抗礼的局面应该是中国航空工业人的梦想。

科研人员在天津大学模拟座舱空气环境实验平台对机舱进行监测

哪些技术是自己家的,哪些是别人家的

机智的德国媒体也关注了这个问题。“‘完全Made in China’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国际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919的部分组件由外国生产。”

据悉,C919的机体(包括机身、机翼、尾翼等)已实现完全国产。而飞机动力系统、机载系统和机上设备目前仍为引进外国产品。此后逐步实现国产,直至全部国产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表示,预计C919在2016年首飞时的国产化率为50%,至2025年后将超过90%。

小编看过多家媒体报道,得出一个结论。出于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引进,中方的做法是:选择优秀、合适的国外供应商,促成国外供应商与国内企业的合作,组建航电、飞控、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系统的中外合资企业。这种形式的合作,正利于中国学习、引进外国工业制造的先进工艺。

德国网友评论:“中国正从技术上缓慢而扎实地赶上来了,这是欧洲和美国自己的责任。当生产线被搬到中国和中外合资企业时,技术也就自动对外出口了。中国人或许在期待,什么时候能不再需要我们了。到那时候就太晚啦。”

与竞争者的对比

“就像自己的汽车、自己的巴士、自己的高铁,模式都一样,用高额利润吸引外国企业,而后努力抄袭,紧接着外国人就可以滚蛋了,所谓自己的产品就出来了。韩国人日本人台湾人都干过这样的事情。亚洲人根本没有自己发明过东西,一切都是剽窃美国人和欧洲人的。”

波音737飞机

还有一个核心的问题。C919采用了由美国通用电气与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研发的LEAP-X1C发动机。英国BBC表示,中国国产发动机预计要等到2020年后才能装配使用。在这方面,中方的说法是“目前中国已经专门成立了商用发动机公司,正在研制与C919配套的长江-1000A发动机。”

参与C919研制的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唐长红表示,等到C919向客户正式交付时,将选配国产发动机。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发动机是其“花冠”,对技术要求极高,目前中国与世界领先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几年发展迅速。

与竞争者的对比

此次下线的C919为基础机型,也就是说:在这家飞机的基础上,未来可以有加长型、缩短型、增程型、货运型和公务型等系列化产品。多个版本任君选择。

总装下线之后

要真正与空客A320、波音737分足鼎立,C919还需闯过几个难关,关键词是:

要真正与空客A320、波音737分足鼎立,C919还需闯过几个难关

1、试飞

计划2到3年的试飞阶段,需要检测飞机各项系统能否正常运转,在特殊条件是否出现故障等等。说白了,就是要确保这台搭载上百人性命的大机器在技术上是安全可靠的。

2、市场

C919缓缓驶出组装厂

产品技术过关之后,关键的就是好不好卖了。在这方面,空客A320和波音737具有更好的先天优势,比如更高的品牌信赖度。另外,还要看欧美的航空局是否给C919颁发适航认证,这是国产飞机销往欧美的硬条件。

运10飞机

不过后来麦道公司被波音收购,因为与波音产品系列冲突,MD-90全部停产,而中国作为合作方并没有MD-90的知识产权,所以无权继续生产。造大飞机的尝试再次失败。

2008年:跨入新世纪,中国在飞机制造上取得了一定成果。2008年,中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的支线飞机ARJ21在上海完成首飞。

MD90飞机

2014年,ARJ21-700获得了中国民航局(CACC)颁发的适航证。不过截至目前,仍未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飞行安全认证。这也意味着,ARJ21只能在中国境内以及一些认可CACC证书的第三国家销售及使用。

1970年:国务院批复“708工程”。经过10年研制后,1980年,大型远程喷气客机“运-10”在上海首飞成功。运-10是中国自主制造的最大飞机,C919在起飞重量上仍无法与运-10相比。

今天凌晨,正在参加“背靠背”实兵对抗演练的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官兵,在波峰浪谷间叫响“学习受阅官兵,砥砺打赢刀锋”的战斗口号,斗志高昂地驾驭新型战舰在夜幕中与对手展开防空反导、编队反潜、综合防御等多个课目的较量,不断锤炼打赢本领。这是该支队激励官兵将阅兵豪情转化成练兵打仗实际行动的真实写照。

昨天的阅兵式上,受阅部队展现出的国威军威,令收看直播的官兵们倍感自豪。如何激励官兵把阅兵豪情转化为报国热情和练兵激情?海口舰政委满怀激情地开展动员:“受阅部队完美表现的背后,是长达数月的艰苦训练。未来战场上,我们要想以优异的表现接受党和人民检阅,也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艰辛付出……”记者看到,经历了数小时高强度连续对抗训练后,全舰官兵仍然精神抖擞。

052D发射井开启

“发现来袭导弹”“发射舰空导弹拦截”……在某新型导弹驱逐舰长沙舰上,一场模拟防空反导演练正如火如荼展开,实习舰长李超接连下达了一连串抗击指令。数分钟后,根据演练数据对比,各部门实现了操作“零误差”。刚刚完成导弹攻击操作的导弹班长李洪伟,抹去额头上的汗水,感慨地说:“阅兵式上,各方队米秒不差地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为我们确立了精益求精的标准。只有平时不断追求‘零误差’,战时才能打得赢。”

我军指战员

记者了解到,此次实兵对抗演练全程突出了联合打击与信息融合。负责导调指挥的该支队支队长胡伟华对记者说:“阅兵场上,部队按作战体系编成受阅,体现的就是联合意识、体系意识,我们要把这种意识始终贯彻到练兵活动中,练联合制胜,练信息制胜,使支队各舰艇尽快攥指成拳,全面提升战斗力。”

乌克兰暗中帮助中国造052D:美恼火无比

3、服务

产品销售过程中,服务要做好。比如售前咨询、售中培训和售后的技术支持。

自主研制的历史

1985年:运-10试飞成功后曾经在多地执行任务,但由于经费等多方面原因,于这年停止了试飞,项目搁置。

曲折20年:运-10之后,中国尝试从外国引进飞机组件然后自行组装。

在与美国麦道公司联合研制MD-90时,该型机的国产化率已达70%。

燃气轮机是一个涉及国家海军动力的战略性产业,是能源动力装备领域的最高端产品,代表了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技术水平,是否掌握制造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各国的国际地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海军决定在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上使用燃气轮机。当时国内自研的数型燃气轮机或是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因而决定从国外引进型号,当时的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LM2500在综合性能上优于英国同类型号,美国还允诺逐步转让LM2500的技术,使中国获得仿制生产LM-2500燃气轮机的能力,中国海军决定在052型驱逐舰上安装LM2500燃气轮机。

LM2500系列燃气轮机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TF39涡轮风扇发动机为蓝本研制的航改式燃气轮机。该系列燃气轮机有着非常广泛的用 途,可应用于船舶动力,发电,石油开采等多种目的。最为主要的用途是作为军用舰艇的动力装置。

解放军052D驱逐舰

由于该型燃气轮机性能优秀,所以美国与其他海军均采购 LM2500燃气轮机作为作战舰艇的动力装置。从上世纪70年代初正式投入使用以来,LM2500系列燃气轮机已经销售了2000多台(包括工业和舰 船),占据了世界舰船燃气轮机的绝大部分份额。目前,用于舰船推进的LM2500和LM2500+燃气轮机的总运行时数已经超过惊人的5千万小时,这是其 他任何一种舰船燃气轮机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当西方重启对中国的武器技术、装备输出禁令,LM2500的引进受阻, 中国仅获得4台成品LM2500以及1台用于培训、实验的LM2500样机。从当时的形势判断,中国已经很难再获得新的舰用型LM2500燃气轮机,技术授权与转让也不可能。甚至该机型后续的大修工作,美方也不再提供帮助中国了。

重型燃气轮机

在此情况下,中国不得不重新考虑052型舰的建造计划。在美国断绝技术援助 和维护帮助的情况下,052型舰继续采用LM2500燃气轮机,具有一定的风险。当时部分装备部和设计团队的专家提出了一个方案:只在052型首舰“哈尔滨”号上安装LM2500燃气轮机,一共装舰2台,剩下的2台不装舰,作为后备的零件库,在必要时拆零供应“哈尔滨”号。

四:吸收人才、技术和引入竞争,将是我国收购Motor Sich集团的最大利益所在

虽然乌克兰政府的心愿,是利用Motor Sich集团等企业吸引到国外的投资,但最好是就业、技术、专家等等通通都留在乌克兰国内;但对于中国来说,从Motor Sich集团中挖人、成体系的向国内迁移各种技术,以填补国内的各种空白领域和短板环节,都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而此次宝钛集团对于Motor Sich集团的收购,如果在成功控股以后,能在国内建设起新的发动机制造企业——这不仅是最好的成体系的转移对方的专家骨干、技术体系的办法,也将会使我国获得一家独立于中航集团之外的发动机研制企业,为在航发领域形成一定的竞争提供了可能性的基础。

安-124战略运输机使用的D18T发动机与。此次俄军干涉叙利亚,实现军事力量远程投放的核心支柱就是安-124,比如主战坦克只有它才能运载。

即使是不能形成发动机整机上的直接竞争,在一些重要部件、设备或者半成品上能够形成更低一级、更局部一些的竞争,也总比没有要好得多。国内航空工业近30年以来的改革和发展,充分证明了越是竞争激烈的领域——比如战斗机总体设计(611所与601所)和航空电子产品(中航集团与中电集团),进步就越快。而越是缺乏竞争的领域,比如空空导弹和航空发动机,就越是被动。

安70运输机使用的D27发动机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航发强国,普惠公司和通用公司之间全面激烈竞争了几十年,从未见美国航发因为内耗而衰落,反而因此彼此都不断要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压倒对手,新的先进技术和型号层出不穷,总体发动机水平依然始终遥遥领先于诸国。虽然在可见未来内,我国都做不到美国那种持续不断而又没有输家的“航空发动机战争”,但这至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