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总规模将达到23.5GW

   2015-11-16 电池中国网 1970
核心提示:近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迅速,储能技术因其可以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延缓电网建设性投资、实现电能转移和能效提高等作用,在相关的

近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迅速,储能技术因其可以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延缓电网建设性投资、实现电能转移和能效提高等作用,在相关的应用领域开始崭露头角。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高级研究经理李岱昕介绍,储能技术在应用领域呈多样化发展。在发电领域,储能技术可以辅助系统动态运行,取代或延缓新建机组;在辅助服务领域,可以实现调频、电压支持、调峰及充当备用容量;在输配电领域,储能可实现无功支持、缓解线路阻塞、延缓输配电扩容升级,充当备用电源;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储能可以帮助可再生能源平滑输出、削峰填谷,抑制爬坡率;在用户领域,储能技术可帮助用户实现分时电价管理、容量费用管理、电能质量、紧急备用、需求侧管理等。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目前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发展迅速。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电化学储能技术装机量达787MW,其中,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装机量总计283.1MW,在电化学储能技术中占36%;中国电化学储能技术装机量达84.1MW,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装机量总计62.3MW,在电化学储能技术中占74%。

李岱昕表示,不同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侧重点不同,从我国情况来看,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比例较大,在调频辅助服务、分布式微网、户用储能领域的增长速度最快。此外,储能在电动汽车充换电方面也将发挥很好的作用,如建立车电互联(V2G)系统,光储式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需求响应充电、电动汽车电池梯次利用等。

2014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贯彻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等新电改方案。李岱昕认为,“十三五”规划对储能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技术目标都进行了论证,新电改方案为储能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未来,智能电网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储能元素”。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测,到2020年,中国储能在电力市场的应用规模将超过66.86GW,若不考虑抽水蓄能、储热技术以及电动汽车储能应用,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总规模将达到23.5GW。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