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生产有望突破30万辆

   2015-11-17 中国质量新闻网 1850
核心提示: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5.07万辆,同比增长8倍;1~10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有关专家表示,预计

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5.07万辆,同比增长8倍;1~10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有关专家表示,预计接下来的两个月,每月新能源汽车生产还将继续超5万辆,全年汽车将累计生产有望突破30万辆,动力锂电池年内新增投资将突破千亿元。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10年内,我国单纯的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上游锂矿资源、中游关键材料与下游电芯组装市场将迎来持续利好。11月11日,在第3届中国(武汉)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行业专家预计,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今年动力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会达到38%。

新能源车增长引爆电池行情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动力电池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定增投资、拓展产品线、新建工厂等现象不断出现,影响最明显的是锂盐的供应出现严重的短缺,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今年初的4万元/吨一路上涨至7万元/吨,且仍然抢手。需求的增长不断刺激着市场。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包括比亚迪、五龙电动车、中航锂电等在内的20多家企业大规模投资动力电池,合计投资349.63亿元,投资产能达5960万kWh;另一方面,大量资本通过并购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014年以来,产业链并购金额已经高达357亿元,远超2014年。据了解,目前动力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4大区域,分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原地区和京津地区,已经合计有近200亿元产业资金投入、近15GWh年产能以及近100家规模化的动力电池企业。

中国电池网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占比呈现出萎缩势头,从2011年的80%以上快速下降到2014年的55.7%,预计到2020年将会持续下降到30.5%。相比之下,电动交通工具、工业和储能在内的后两大市场需求占比不断攀升。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提供的数据显示:“未来几年,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长的最大动力确定无疑将来自电动汽车市场。”2011年电动汽车对锂电池需求量为176.7万kWh,占整个锂电池市场需求比重仅为6.6%,2014年已经增长到1110.2万kWh,4年增长了6倍多。预计到2016年就将以2071万kWh的需求量和22%的市场份额超越智能手机成为锂电池最大细分市场。到2020年将以31.4%的市场份额超越整个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

中国仍不占技术优势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上,我们却一直不占优势。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认为,虽然中国锂电产量越来越大,但在核心技术上,中国依然不占优势,相反,在以后的发展中,还有不少可能存在的隐忧或问题。

全球锂电池产业基本集中在中、韩、日3个国家。据了解,2011年,韩国企业以958.9万kWh的出货总量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但这个优势只保持了两年。2013年,中国企业以1899.8万kWh的出货总量超越韩国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中国企业总出货量的全球占比已经超过40%,而日本只有24%,韩国只有31.4%,原因便是来自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飞跃式发展。

与韩日巨头相比,中国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不大,如在2014年的全球6646.5万kWh的总供应量中,韩国三星SDI和LG化学、日本的松下这3家企业的供应量分别是1128.3万kWh、940.5万kWh、928.8万kWh,合计市场份额为45.1%,几乎占到了一半。中国是年供应量超过100万kWh的企业只有10家,占中国企业总供应量的70.6%,其中前三强天津力神、ATL和比亚迪的供应量虽然都超过了300万kWh,但三者之和仅为1047.3万kWh,不及三星SDI一家。

除了量的差别,在锂电产品品质上也存在明显差距。一位锂电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韩日巨头的产品合格率已经达到1ppm级别,即生产的100万只电芯中,不合格率只有1只甚至没有,而中国企业的电芯产品合格率能达到90%就很不错。

据专家介绍,前几年国内一边倒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而日韩企业则一边倒发展锰酸锂和三元电池技术,前者理论上相对安全,技术开发重点是提升能量密度,后者正好相反。但几年下来后,后者开发的比较成功,而前者在能量密度提升方面进展极为缓慢,且在安全方面并未体现出什么优势。而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中国企业目前正在普遍由磷酸铁锂路线转向三元路线。

 
本文导航:
  • (1) 动力锂电池市场将持续利好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