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钢铁业改革更需要“看得见的手”

   2015-11-20 中钢网1610
核心提示:近年来,基于产能扩张及需求疲弱,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连续下台阶。华东、中南、华北是我国钢材产品的主消费地,西北地区基建领域需求增速显著

近年来,基于产能扩张及需求疲弱,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连续下台阶。

华东、中南、华北是我国钢材产品的主消费地,西北地区基建领域需求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有望带动钢材需求保持增长,东北地区房地产需求下滑显著、机械及汽车需求均呈现负增长,短期内难有起色,未来需求最弱。

我国钢铁行业以内需为主,2014年出口比重占比为12.1%。从经济体量与经济增速看,华东、中南和华北经济总量位居前三,且GDP增速和固定资产 增速处于较高水平;西南、西北地区经济体量较小,但GDP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国领先;而东北地区经济体量较小,且GDP增速和固定资产增速最低。总 体看,华东、中南、华北是钢铁行业的主消费地,而西南、西北地区用钢需求有望保持增长,而东北地区用钢需求或疲弱。

当前钢材产能化解甚微,新增产能超出预期,其中包括宝钢湛江的1000万吨和武钢防城港的920万吨等项目,未来两年预计增加7827万吨产能。当然,这其中包含了部分与淘汰落后置换的产能。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说,从2010年至今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20个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也淘汰了一部分落后产能,“但是对于整体产能而言并没有减少”。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钢铁行业的困境尚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后期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以及当地政府、企业的贯彻实施,行业去产能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281.22亿元,而钢铁主营业务亏损552.71亿元;亏损企业49家,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三季度以来随着市场进一步低迷,亏损继续放大。总体上,钢铁行业负债总额超过3万亿,其中1.3万亿为银行贷款。由于到年底还贷压力加大,以及钢铁需求和钢价都得不到改善,企业经营困境或许进一步恶化,引发更大的停产危机。

停产带来的冲击是连锁的,贯穿整个产业链,不仅留下一大批失业员工需要安置解决,也给银行造成巨大冲击,形成大量坏账,走上破产清算的程序。这对钢材市场的波动影响会加大,一方面心理冲击会比较大,年底轻仓出货,抛售现象可能增多,另一方面企业资质,信誉都会受到影响,不熟悉的企业合作风险也随之增加,也会造成钢价低位的波动性增加。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