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最强大脑】土壤治理企业解析

   2015-11-27 南方财富网 2280
核心提示:鸿达兴业公司调研简报:股权激励落地,彰显管理层信心事件:2015年11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向激励对象授予股权激励计划预留股票期权。股权激励

鸿达兴业公司调研简报:股权激励落地,彰显管理层信心

事件:2015年11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向激励对象授予股权激励计划预留股票期权。

股权激励计划落地。鸿达兴业于2015年11月9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股权激励计划预留股票期权的议案》,确定2015年11月9日为授权日,共向18名激励对象授予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的预留股票期权112万份,行权价格为30.64元/股。股权激励彰显管理层信心,凝聚中层管理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传递良好信号。

并购持续完善产业链配置。公司通过并购持续完善产业链配置,积极推进收购广东塑料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95.64%股权,公司全资子公司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拟收购内蒙古蒙华海勃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公司积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利用互联网模式推动塑料化工、稀土新材料、土壤修复以及相关农业开发产品。

积极布局稀土产业链。公司自2014年开始在稀土产业链上布局速度加快。2014年10月13日,公司与包头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链之战略合作协议》,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稀土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发力土壤调理剂业务,寻找业绩增长点。今年公司把土壤修复产业作为重点业务推进,公司已取得农业部颁发的肥料登记证,目前已批量生产和销售土壤调理剂。

公司采取土地流转、土地租赁和PPP融资等多种模式,以修复工程收费、销售土壤调理剂以及修复后的土地指标置换、农业开发等方式推广土壤修复业务,盈利预测及估值。不确定性因素。稀土产业链拓展及计划产能不达预期。

铁汉生态:订单释放改善业绩,外延拓展生态业务

事件描述。

铁汉生态发布2015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41.80%,毛利率27.77%,同比下降5.59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14.69%,环比下降57.40%,EPS0.07元,2季度EPS0.15元。

事件评论。

订单增速释放,业绩改善源于收入上升:受益于2014年新签订单高速增长,公司报告期内结转项目上升,带动收入同比增长41.80%。但毛利率下降5.59个百分点减缓毛利增长幅度。虽然因银行贷款等有息债务及研发支出增加,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上升,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叠加投资受益增长0.10亿元,公司3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69%。公司3季度收现比101.55%,同比上升33.35%,回款能力显著提升,但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0.08元,仍处于负值,主要源于业务扩张下材料采购及劳务支出增加。

外延扩张持续推进,拓展生态业务市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主营业绩短期有所保障,但新签订单降幅较大:3季度新签订施工合同10项,累计合同金额3.91亿元,同比下降81%,设计院新签合同0.22亿元,同比下降57%。考虑到未来发展,公司积极拓展生态修复业务,通过收购广州环发环保、与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合作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切入环保业务以及拓展水污染治理业务,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目前,公司正筹划增发事项,若获批则将迅速提升公司流动资金,加速转型步伐,同时,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公司主业也将受益。

蒙草抗旱:由草原生态修复向草原生态产业联盟迈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和内蒙古脆弱的生态环境将保障公司主营业务草原生态修复稳步增长。

(1)“十三五”规划打开生态修复的发展空间。“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首次写入规划,又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十三五”规划把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可以预见,未来5年将会确定性有系列的政策落实,环保领域丰厚的制度红利显而易见。

(2)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中国49%的国土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域,多风少雨、水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治理不科学现象普遍。我国60多亿亩草原大部分在旱区,近80%日趋退化、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生态修复需求十分迫切。其中,内蒙古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十分脆弱,内蒙古又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所以内蒙古生态建设尤其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及政府提出的“8337”发展战略,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十三五”规划的指导下,包括内蒙古在内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将成为生态修复的重点。

(3)全国草原生态修复市场未来5年超千亿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草原覆盖率在2020年由现在的53%提高到56%,1.8亿亩的草原生态修复面积所带来的广阔市场。假设每亩草原生态修复500-1000元的成本(取中位数),粗略估算,则未来5年全国草原生态修复的市场将达到1350亿元,平均每年超过250亿元。

(4)财政收支增长和PPP投融资方式创新解决草原生态的资金之忧。生态修复目前主要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地方政府财政的收支状况影响着短期内草原修复修复的市场需求。(i)内蒙古经济增长和公共财政支出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为生态修复提供了财政保障。15年上半年,内蒙古地区GDP增长率增长7%,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均增长6.9%。内蒙古的财政收支增速并未因为煤炭等工业衰退的影响而出现骤减,这基本可以打消投资者的因为经济减速而导致用于草原生态修复财政支出减少的疑虑。(ii)生态修复领域的资金来源还可以通过创新的PPP等方式筹集,减少地方财政用于草原生态修复资金减少的影响。公用事业和生态环保等领域将引入PPP机制将是趋势,内蒙古15年年上半年已经推出了首批PPP项目,主要用于公用事业。蒙草抗旱积极响应,与巴彦淖尔、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多地政府探索开展PPP业务的合作。(4)蒙草抗旱是中国草原生态修复的引领者,具有竞争优势。草原生态修复,是一项综合的、难度很大的、需要植物与科技手段双项驱动的事业,深入具有很高的草种资源、施工技术、资金、人才等壁垒。蒙草的生态修复是依托两项核心技术支撑,一是土壤研究、二是基于土壤研究的种质资源。公司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本土植物驯化、种子培育技术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施工经验等方面具有其他公司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技术研发积累等原因,该类优势是其他竞争对手短时期难以追赶。

蒙草抗旱正经历由草原生态修复向草原生态产业联盟战略转型。

(1)公司转型方向。生态修复业务,以生态牧场为主推产品,借助草原生态产业联盟,建设草牧产业园,打造县域草牧产业运营平台;牧草业务,控制天然草原和土地资源,与农牧区形成利益捆绑机制,整合下游供应商、渠道商,为客户提供优质、健康、稳定的草产品供应;草种业务,实行价值链整合。

(2)草原生态产业联盟。2013年由蒙草抗旱与余粮畜业联合发起,汇聚了40多家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社会团体,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成立草原生态产业联盟。联盟以蒙草生态牧场为基础,本着“平等参与、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打造“草原种质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现代牧场建设运营--绿色养殖加工及新能源应用--新牧区建设”为一体的产业链,将草原修复从单纯的绿化种草转向综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产业联盟从最初倾向于草原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向技术和资金资本并重的方向转变,目前正在推进的项目包括通辽市扎鲁特旗现代牧业实验基地建设项目、呼和浩特万亩草原旅游开发项目、多伦光伏产业园项目、库布齐草牧业合作示范项目等7个大型综合生态项目。

(1)工程建设施工(生态修复和节水园林)仍将是公司未来业绩增长主体,草种业、现代牧场和生态牧场将是公司新的增长点,但短期内业绩贡献的规模将有限。

(2)工程施工订单增速开始回升。15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工程建设施工合同(含框架协议和中标通知书)78份,合同金额14761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1%,其中三季度新增订单2.87亿元。牧草销售合同快速增长。15年前3季度牧草销售合同金额4,316.77万元,比14年全年多出2229万元。

(3)普天承诺业绩实现可能性大。普天承诺,2015年度、2016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6480万元、7776万元。

(4)预计公司2015-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82.10百万元和2221.88百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88.37百万元和228.28百万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43元和0.52元。2015年11月2日股价(19.51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45.61倍和37.64倍。

(5)公司是草原生态修复唯一标的,显著受益“十三五”规划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将受益于消费升级。公司的草原生态联盟是全新的商业模式,蕴含着新的利润增长点。相比较同类园林公司,公司估值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高能环境:单季度业绩增长转正,内生、外延双轮驱动逻辑持续兑现

受项目推进影响,三季报业绩略低预期,但单季度业绩已经转正,发展趋势逐步清晰。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4亿,同比增长39.2%,实现归母净利润4392万元,略微下降1.65%。考虑单季度,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及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3.4%、8.28%,单季度业绩转正,项目推进因素对于公司业绩影响开始逐渐减弱,公司业绩增长逐步步入正轨。

其他应收款暗示公司潜在跟踪项目众多,公司大逻辑清晰,未来订单无虞。公司三季度其他应收款1.37亿,比去年同期5200万增长明显,比中报披露的1.24亿仍有增长,我们判断其中1.1~1.2亿是项目保证金(中报附注推测),暗示公司潜在跟踪项目众多并不断增长。公司在环保领域布局二十年,具有品牌、业务资质、项目经验等全面优势,上市后获得资本助力,订单斩获能力大增,未来内生性增长得以保障。

外延式并购开始落地,借助资本平台整合行业逻辑逐步兑现。并购整合是环保行业发展重要逻辑,而投融资能力、项目挖掘及识别、项目整合能力是判断上市公司并购整合能力的关键要素。高能环境多年行业深耕及人员储备、布局使其具备并购方面的硬实力,上市融资则成功帮助公司突破资金瓶颈。公司上半年成立两个并购基金,并开始跟踪多个项目,而收购玉禾田环境20%股权的推进则是公司并购逻辑的兑现。

永清环保:切入光热发电领域,打造综合环保平台

公司今日公告,拟投资3000万元不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开展新能源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

公司牵手新能源科技企业,切入光热发电领域。爱能森是从亊太阳能光热发电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与业服务商,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储热材料、储热设备及系统的高科技企业。合资公司注册金5000万元,公司出资3000万元,占比60%,爱能森以技术+现金出资2000万元,占比40%。

光热发电为国家支持的新型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光热发电具有储能、排碳量小等优势,已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行业。《太阳能发展“十事五”规划》提出,2015年太阳能热发电装机达到1000MW,2020年达到3000MW,并且发改委给予首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1.2元/KWH的上网电价。我们认为,考虑光热发电的优势和国家的支持力度,未来空间较大。

合资公司同时拥有技术、市场和资金支持,未来有望大幅增厚公司业绩。

爱能森在技术和市场开拓方面已经成型。技术上,爱能森已有多项与利技术,不中国科技开发院交流密切,并且其控股公司在包头建设国内第一个光热发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市场开拓上,爱能森已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市场资源,在手已签订多个光热发电的合作协议。我们认为,公司不爱能森合作具有较大协同效应,成立的合资平台同时拥有技术、市场和上市公司资金支持,后期随着爱能森项目的注入和落地,有望大幅增厚公司的业绩。

公司土壤修复为本,新能源、固废、大气业务并行,打造综合环保平台,上调盈利预测,继续强烈推荐。我们认为,土壤修复和光热发电为公司后续带来较大爆发性。其中,土壤修复受益于“土十条”政策出台,后续订单有望加速兑现。其次,光热发电项目体量较大,一旦落实投运有望大幅增厚业绩。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