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电力装备产能出海 “根本停不下来”

   2015-12-03 中国政府网 1960
核心提示:继中老铁路落地之后,由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首台机组于11月29日正式投产发电,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在境外最大的水电站投

继中老铁路落地之后,由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首台机组于11月29日正式投产发电,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在境外最大的水电站投资项目,也是中资企业第一次在海外拿下整条河流流域开发权。同日,作为中国与老挝首个“一带一路”电网合作项目,由南方电网云南国际公司承建的230千伏老挝北部电网工程在老挝投产。

230千伏老挝北部电网工程在老挝琅勃拉邦举行通电移交仪式。

路通了,电来了,这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贸合作当然是个喜大普奔的好事。更重要的是,在这些项目中,中国企业不仅实现了装备出口,还带动了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到工程施工、运营维护等整条产业链全方位的“走出去”。

南欧江二级电站

以两个电力项目为例。中国电建集团在南欧江梯级水电站项目建设中按照“四位一体”的策略,整合了投资开发、海外融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四大业务板块,将产品和服务“打包”对外输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全产业链“抱团出海”模式使企业效率显著提高,未来还有进一步推广的空间。

南方电网计划部主任徐达明介绍说,230千伏老挝北部电网工程项目除了促成3.1亿元人民币的电力设备出口外,还带动了电力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等方面的中国企业“抱团出海”。

中国装备和产能为什么能在“一带一路”沿线逐渐落地生根?对沿线国家来说,要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之际提振本国经济增长,离不开交通、电力、水利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因基础设施落后,新兴经济体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尤其迫切。

老挝副总理宋沙瓦宣布南欧江梯级电站首台机组发电启动

而中国在这方面正好具有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已经拥有业务能力较强的队伍。

此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旧动能转换艰难的背景下,官方也加大了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力度。今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近期要以亚洲周边国家为主要方向之一,通过加大财税金融支持等手段,加快电力、铁路等重点行业“出海”。

目前中国已成立了丝路基金等专项基金。今年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后,能源、交通等将成为基建项目的优先领域,届时中国电力、铁路、工程机械等一批行业装备和产能料将迎来更多“出海”机会。

不过,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争夺战日趋激烈,中国要如愿成为装备和产能出口强国仍需时日。

眼下日本是中国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亚洲市场,日本深耕多年,影响力深厚。在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之争中败给中国后,日本近来摩拳擦掌,卯足了劲想扳回一局。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除保证质量外,还要对相关国家可能发生的波折或风险做好预判,及时调整策略。例如,中国在对海外进行项目投资时,需更加重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