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公布 机制瓶颈待破

   2014-06-17 中国节能网2140
核心提示:为推进工业低碳转型,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第一批)的公示》,全国55家园区入围。其中,山东的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家工业园区纳入试点。 

  为推进工业低碳转型,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第一批)的公示》,全国55家园区入围。其中,山东的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家工业园区纳入试点。

  根据《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到2015年,创建80个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打造一批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具有先进低碳管理水平的低碳企业,形成一批园区低碳发展模式。作为首批试点园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特色为工程机械、新能源、精细化工等,并计划到2015年,力争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2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

  “采用节能环保设备之后,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成本也大大缩减。”经济导报记者13日走访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部铜业”)、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山东临工”)等企业,东部铜业党总支书记徐德宪表示,公司高纯阴极铜生产线项目采用NGL(回转式)阳极炉以及永久性不锈钢阴极电解技术工艺等节能环保设备和技术后,节能天然气近50%,设备实现自动化运营,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

  “园区原有企业低碳化升级应坚持产业化的引导原则,促进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交流合作,也便于园区的服务配套。”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福田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园区下一步计划建成区域能源数据监测管理系统,探索建立低碳认证制度和低碳金融体系,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具有低碳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完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低碳城市功能配套,实现低碳生态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建设目标。

  机械低碳创新

  “我国是工程机械大国而非强国,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部分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方面同国外先进产品仍有差距,特别是在节能产品方面,从理念到关键技术及对客户的引导,都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山东临工技术中心主任迟峰这样形容整个机械行业产品的低碳化现状。

  以山东临工主要产品装载机为例,虽然目前我国装载机市场保有量不及汽车行业的1.5%,但装载机年燃油消耗量却接近汽车行业的50%。我国目前5吨装载机的保有量超过55万台,如果每台节油10%,每年可节约308万吨燃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968万吨。

  “工程机械的高排量已成为行业最为人诟病的部分,世界工程机械巨头们对节能技术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使中国企业的发展变得很艰难。”迟峰说,工程机械的高效节能是行业发展的趋势。高效、低排放的装载机既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也符合购机用户的需求。

  据介绍,山东临工于2007年启动了节能型系列产品项目研发,提出了“多目标动态优化”理论,继而推出了以LG953L为代表的第一代节能产品,实现节能10%以上。截至目前,山东临工已经推出了4个系列的节能产品,实现市场反馈故障率7%,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综合节能20%以上;在降噪、减振、舒适性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联通产业链条上的各类企业,实现高产业集聚,有利于企业在密切合作中加快研发进程。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沃尔沃、山东临工、山重建机、柳工(000528,股吧)等企业为龙头,临工金利、三友重工、恒跃齿轮、日本胜代、德鑫机械等60多家企业相配套,产业关联度较高、产品配套齐全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技术研发的投入无疑是决定机械企业能否持续进行低碳创新的主要因素。”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服务局局长王林艳告诉导报记者,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6%,特别是山东临工、VOLVO建筑设备、德国道依茨、山重建机、金利液压、珠琳机械、三友重工、日本胜代等整机生产企业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均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

  迟峰介绍说,山东临工在引进沃尔沃技术的同时,还加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试验室建设、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有很多与山东临工技术创新直接相关或外围相关的技术储备。山东临工为其20余家黄金配套企业无偿提供丰富的科研技术和管理经验,使该区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循环产业低碳化

  “去年企业斥巨资引进了拥有德国和日本核心技术的26条生产线,年处理加工能力达到400万台套,通过对金属成分的磁选分离,非金属成分的色度分离,提取各类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7万吨,不仅让旧电器变废为宝,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生产用原材料的成本。”徐德宪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铜消费量中1/3以上来自回收利用的再生铜。每吨原生铜的生产矿山投资9000元,再生铜不需要矿山建设,投资大幅降低,每吨投资约为2000元;每生产1吨再生铜的能耗只占原生能耗铜的1/4左右;每利用一吨再生铜,可节约矿产资源100至200吨,节水395吨;每利用一吨再生铜,可减少各类废渣200吨左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14吨。

  徐德宪告诉导报记者,公司在1993年创立之初,生产主要靠人工操作,年产5吨左右,之后不断进行技术和设备革新,从人工操作到半自动设备生产,现在已实现全自动生产,产能是过去的几百倍,员工数则与过去变化不大,耗能比过去减少,生产环节节能环保之后,生产成本反而降低。

  徐德宪表示,虽然近两年受国内经济形势影响铜产业持续低迷,但东部铜业今年仍实现逆市增长,生产、销售同比增长15%以上。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管理,在这方面通过人才引进和技术改造,在不断开拓新市场的同时,也引进了新设备、新技术,靠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开发区通过拓展和优化行业内部及行业间的产品链和废物链,纵向延伸成链,横向耦合成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王林艳表示,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循环经济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辖区内其他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逐步建立起清洁生产体系,实现工业领域的碳减排。

  低碳管理

  数据显示,2010年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排放二氧化碳37.98万吨,共减排22.3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1年排放二氧化碳39.54万吨,共减排24.6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2年排放二氧化碳41.07万吨,共减排26.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园区开展多次人才对接后,公司人才紧缺得到缓解,但增值税税负过重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徐德宪表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下发的《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东部铜业所属领域应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但该项政策至今未在山东实施。

  “规划引导企业低碳生产是园区低碳化的初级阶段,低碳化的重点应是逐步建立完善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促进低碳园区发展的制度体系。”山东省科学院院能源所党委书记许崇庆表示,园区必须加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激发企业积极参与低碳技术、过程和产品的开发,并充分发挥节能量交易、污染物市场交易在内的市场机制对工园区低碳发展的支撑作用,发挥政策体系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

  “目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处于试点阶段,碳交易的发展缺乏良好的机制,金融机构对此兴趣并不浓厚。”许崇庆表示,碳交易市场需要完善制度设计和安排,不断建立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法规和配额分配制度,以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监测、核证体系为支撑,以强化监管和规范交易为保障,形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市场规范”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不过,对于一个经济开发区而言,机制创新建设的难度相当之大。

  许崇庆认为,园区低碳化应该兼具工业和城市功能,实现生活、生产的“双低碳化”。碳交易目前在试点城市开展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尚未形成碳指标的市场化,归根结底是政府对碳指标的总量控制尚未建立。同时,应加大园区生活服务区的建设,最终使园区兼具工业和城市功能。

  “园区将制定严格的低碳生产和入园标准,对高碳落后产能和企业进行强制性淘汰,对入园企业和新建项目实行低碳门槛管理,将试点园区创建纳入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徐福田告诉导报记者,园区将坚持以政策综合集成和机制创新为保障,积极开展政策创新,形成促进工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合力。同时,积极试行碳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权交易、分布式能源管理体系、低碳产品认证制度等新机制,形成促进工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