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土壤保护要先亮出“体检报告”

   2015-12-04 苏州日报2010
核心提示:在新农村建设中,时常会遇到土地需要置换的情况,简单地把耕地变成建设用地,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为保护耕地,常熟在此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在新农村建设中,时常会遇到土地需要置换的情况,简单地把耕地变成建设用地,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为保护耕地,常熟在此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那就是将耕作层土壤进行剥离再利用,从而实现了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

环境治理从关注水质到空气,再到土壤,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循环系统,水、空气、土壤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各种物质会自然交流、影响,所以,保护环境就得齐头并进,尽快把防治土壤污染的“净土工程”摆上各地各级部门的议事和工作日程。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前曝出的“镉大米”事件,其“元凶”就是当地土壤中的镉元素超标。至于农作物因土壤污染导致减产、绝收的报道,更是屡屡被媒体曝光。

土地是人们的“衣食父母”,更是农民的“命根子”,对于土壤安全,各国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到常熟“田娘家庭农场”考察时,就非常关心农田的细节,对农田的地力、使用的肥料、土壤的板结以及产出情况,一一刨根问底。在丹麦,有企业专门研究利用“芦苇床”系统,对污泥进行生态化处理,然后再循环到农田中,增强土地的地力。据说,这种方法目前已在世界多国得到应用。

除了常熟的耕作层剥离利用,在土壤保护方面,苏州的其他地方也有不少积极探索。早些年的“测土配方”,对农田由于过多使用化肥农药而导致的面源污染,就是一种“对症下药”。张家港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进行的宅基地复垦改造项目的实践,则是让“生地”变成“熟地”。

不过,从总体上来看,苏州的土壤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当务之急还是要抓紧拿出土壤的“体检报告”:究竟哪些地方的土壤受到了污染、受到了怎样的污染、程度如何?以此为依据,全市各地的“净土工程”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推展开来。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