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借鉴】从德国电改经验谈中国电力体制改革

   2015-12-07 启明工作室 2610
核心提示::电力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行至中局,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6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之际,记者请来了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中国区负责

:电力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行至中局,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6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之际,记者请来了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中国区负责人范征先生,为我们做了主题为“能源变革与电力改革德国经验之谈”的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对范总进行了采访,旨在让培训学员对全球能源变革以及在中国国情下进行的电力体制改革有更深刻的了解。

记者:范总您作为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创建这个协会的初衷是什么?至今为止都有哪些活动和成果呢?入会有什么样的要求?

范征: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是由在德国工作和学习的电力及新能源行业的高端专业和学者创立,主要致力于德国能源转型与智能电网大发展背景下的中德两国电力与能源科技交流,构建高级人才智库,力争为中国政府及各类型企业提供最切实深入的专业和信息咨询服务。迄今为止,协会成功举办了2013年法兰克福光伏论坛、能源青年暑期调研和魏玛能源转型论坛、2015年亚琛能源互联网论坛,促进了专业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对于入会要求,欢迎热爱新能源、懂得新能源、志同道合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加入我们协会,有意向的朋友可以按照我们的流程申请,申请通过入会后每年需缴纳一定的会费。

记者:您在讲座中介绍了光伏发电在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已经很普及,可是制造光伏蓄电池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那么所带来的污染会不会大于光伏发电所带来的优势?

范征:这个问题光伏的制造企业都会考虑到,光伏发电中用到的电池板要回收集中处理,硅材料是可以回收再重新利用的。大家普遍质疑的可能是生产光伏中排放的碳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比后来电力发电20年产生的污染都大,我们测算过,以20年作为一个设计周期,基本向环境排放的碳,即产生的污染,大概是收回来的十分之一,因此光伏发电对人类带来的益处一定是大于缺点的。

记者:对比中国和德国的具体国情差异,中国的电力改革会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范征:电力改革的障碍会有很多,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人们对电力以及电力行业是怎样理解的,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电力以及电力行业是很特殊的,而实质上未来的电力就是一种商品,有它的交易场所,可以卖卖可以选择,其中还要考虑运输方面产生的损失,以及如何计价、设备资产管理,而人的思维方面是很难改变的。

记者:中国的电力改革对我们国网公司会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范征:国网公司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对配电网资产管理方面,配电网的资产会价值化,电力必然会进入商业模式,实行停电有偿制度,让资产产生价值、资产管理更有动力;在电力交易端、调度端,电力交易平台的建立对电力公司和电力公司调度方的合作交流会提出新的要求;另外未来的竞争性售电,售电侧会加入更多的售电企业,这对国网公司现有的电力销售模式也会产生影响。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