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甘肃酒泉:用新环保法“利齿”守护戈壁生态

   2015-12-07 经济参考报 2890
核心提示:凛冬渐至,一场降雪覆盖了甘肃酒泉的茫茫戈壁滩,位于城西戈壁滩上的酒泉酒文化博览园污水处理站工地仍是一派忙碌景象,工地边,摆放着刚刚运

凛冬渐至,一场降雪覆盖了甘肃酒泉的茫茫戈壁滩,位于城西戈壁滩上的酒泉酒文化博览园污水处理站工地仍是一派忙碌景象,工地边,摆放着刚刚运抵的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环保设备。

“污水处理站要赶在今年年底前投用,不然酒厂生产就会受到影响,因为市环保局给我们下了死命令:决不能向戈壁排放一点儿污水!”酒泉酒文化博览园副总经理王英宏说。

占地300亩的酒泉酒文化博览园里树木成行,园中的人工湖养着一万多尾鱼。就是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企业,今年因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而被责令限期整改。

有点“委屈”的王英宏说:“我们在老厂区时,冷却水、洗罐水、底锅水都是直排城市管网的,那时也没人管。2012年搬到现址后进行了技术升级,绝大部分废水都能回收利用,只排放一点底锅水,因为觉得没多大污染,几年来都是直排的。但按照现在环保要求,是一滴水都不能外排。”

酒泉位于甘肃最西端,国土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比河北省还大,一多半是戈壁、沙漠地貌。近年来,酒泉新建企业基本上都在戈壁滩上。

环保部门敢于对企业非法排污“亮剑”,是因为有新环保法“撑腰”。“新环保法抓到了企业的命脉。”酒泉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白彬说,今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称为长了“牙齿”的法律,赋予环保执法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例如“按日计罚”,可对污染企业查封、扣押,还可向公安机关转移违法犯罪线索。

近年来,戈壁、沙漠地区成为个别企业违法排污的“乐园”。为汲取此类事件教训,酒泉从去年10月开始进行环境大检查,决心依据新环保法把戈壁环保问题“翻个底儿朝天”。一年来,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开展不间断巡查,排查企业1570多家,查处未批先建、批建不符、违规试生产、违法排污、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等环保问题765个。

这些问题凸显戈壁、沙漠地区面临的环境压力。记者了解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过去地方存在重发展轻环保的倾向;二是环境违法成本低,处罚偏软,企业宁愿挨罚也不愿投巨资治理;三是企业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觉得戈壁滩无人住,排点污不影响环境。

有了“牙齿”,还须“真咬”。酒泉好牛乳业曾是甘肃最大乳制品生产企业,过去这家企业环保设施运行不稳定,环保部门多次要求其整改,但企业以效益不好、缺乏资金为由推脱,环保部门对此“有想法、没办法”。但在今年环保大检查期间,这家企业被罚款13万元,执法人员还封了大门、拉了电闸。企业一看动了真格,立即筹资180万元在3个月内建起了生活污水处理站,还专门设立环保专干岗位。

新环保法发威,企业环保意识明显增强。虽然受到处罚,但好牛乳业副总经理甄作清却感觉一身轻松:“以往环保是企业的心病,排污问题彻底解决后,终于能集中精力放在经营上了。”另一家龙头企业酒泉西部农业公司,今年也投资90多万元建起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董事长赵云说:“如今不仅新项目要做到‘三同时’,而且以前的环保欠账也得补上。”

目前,酒泉正根据环保大检查台账逐一整改环保问题,已经累计罚款240多万元,完成整改589个,整改率77%,今年底前全部整改到位。酒泉市环保局副局长姚璞说,酒泉正探索建立督查、通报、约谈、考核、奖惩的长效机制,形成从严监管常态,用新环保法守护好脆弱的戈壁生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