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周敏:用创新创造节能奇迹

   2015-12-08 中国节能网2050
核心提示:12月1日凌晨,雾霾笼罩的西安城里,刚学会玩微信的周敏,点击发送了人生第一条微信朋友圈信息:下班回家,没想到雾还没有散。来不及享受朋友圈

12月1日凌晨,雾霾笼罩的西安城里,刚学会玩微信的周敏,点击发送了人生第一条微信朋友圈信息:“下班回家,没想到雾还没有散。”

来不及享受朋友圈“处女作”的乐趣,带着关切之心的评论接踵而至:“周老师怎么这么晚才下班”“阿敏你要注意休息啊”……可对于常年利用夜间及周末时间搞科研的周敏,这个时间下班并不算太晚,最忙碌的日子已经过去——那5年,是他负责西安咸阳机场T3A航站楼(以下简称T3A航站楼)暖通工程创新设计的岁月。

开启创新之旅

12月2日一早,周敏准点来到办公室,因为年底活动不断,下午他要去汉中,所以他接受采访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

“做一个好项目,就像养孩子一样。”周敏语出惊人。T3A航站楼造价节省、节能更省,奇迹创造背后的一路荆棘和汗水,是为人父母般的付出:2008年整整一年的前期准备,2009年测试和细节处理,2010年配合订货及合同技术条款内容,2011年配合施工及调试,2012年5月成功运营……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孩子长大了”很优秀,周敏依然很忙。

项目初期,周敏通过对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新白云机场的能耗调研发现,空调能耗约占到整个总电耗的50%。降低空调电耗是机场车站节能的关键,大有可为。大项目本不适合尝试新技术,各界质疑声重重,甲方虽提出要求但非强制,周敏要求自己从职业理念的现实考虑,完成技术、财力、人力的评估,决定承担所有。

2008年的夏天,泰国的曼谷机场,周敏留下重重足迹。

那是T3A航站楼的创新前奏。曼谷机场当时使用国际上罕有的辐射供冷供热技术,虽然对方不提供核心资料,但周敏希望摸到一些门道,受到启发。或许周敏本人也没有想到,曼谷机场开启的创新之旅一发不可收,T3A航站楼一口气完成4个创新性技术系统集成和1个关键技术研究,效果大大超出预期。

辐射供冷供热这对孪生兄弟,原理相同,实际操作难度却相差很大,辐射供热好处理;辐射供冷有点麻烦,运行中稍有不慎就会给地面带来凝结水,来往的人容易滑倒摔伤,出现安全责任事故。多少度冷水供水温度可以起到最佳供冷效果同时又安全无凝结水出现?周敏决定通过实验找到那个“最佳点”。

把“地面”搬到实验室

这次实验的对象是“地面”,包含完整混凝土层、供热供冷水管层和地表大理石、塑胶层,实验难度可想而知。西安找不到厂家生产,周敏只好挨个打电话求解,最终在朋友(际高建业)的帮助下,制作出18个“大块头”,面积均为1×1米、厚度近400毫米、重量四五百斤,周敏自己联系吊车托运。试验场地在北京,周敏往返北京、西安两地20多趟,耗时3个月,才完成这个实验。

完成实验之后,他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销毁。为了这个实验,周敏竟无意中只身串起整个产业链:寻找货源、订购砍价、联系物流、找场地、找吊车、做实验、销毁。这次实验为周敏的辐射供冷供热技术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同时运用多项新技术,整个2008年,他一直在准备,准备……周敏一口气完成了一系列的挑战。

用周敏的话说,辐射好比他身后窗外斜入的阳光,对物体直接传递热量。但单靠热辐射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好比在南方抱着炉子烤火,周身还是很冷,这正是因为缺少周围空气温度的对流换热。辐射和对流换热是一对相互依存的人类舒适度伙伴。

第一批工程硕士出身的周敏想到他花费2年时间为突破难点而作的研究生论文,关于空调中置换式下送风技术的应用研究。“今后谁能给你2年时间深入研究一个课题啊!”周敏当时抱着这样的想法,静下心来,利用那段时光查阅资料,阅读原著,自行翻译,完成论文。加之后来编纂热回收国家标准图集,对溶液除湿等相关技术有了全面的掌握。在温湿度独立控制这一技术的国内应用上,别说大型空间,常规空间都应用很少,周敏走访了天津高铁站等几个少有的相近类应用实例,结合自己的研究改进,采取溶液除湿结合置换式下送风技术,同时对处理空气进行预冷预热等措施采用,达到了降低能耗和节省设备投资的目的。

整合思维:1+1>2

“新技术不是用来堆砌,而是系统地考虑和整合,做到了这一点,就会收获1+1>2的成果。”顺着这个思路,周敏发现,溶液除湿和置换送风对于独立温湿控制而言属于黄金搭配。温湿独立控制方面的国内权威是清华大学江亿院士,周敏找到他后坦诚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共用知识产权和成果,接受建后测试和分析。为保证效果,周敏每隔1—2个月就专程前往北京向江亿报告实施状态。

空气处理到位,能量使用方面有无改进的可能?周敏通过研究认为,可以尝试能量(温度)梯级利用,改变原先并联模式,采用串联模式即可。但采用这项技术风险很大,“前面消耗太多,后面如何接续”,串联模式具有难以控制性,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原先支持周敏创新的朋友,也有质疑的声音。但该应用带来的节能效果实在太可观了,周敏不想放弃,他通过业余时间攻坚克难,终于探寻到能量候补、应变调节的处理方式,成功再下一城。

从减少空调设计负荷、降低空调系统输配能耗、提高冷源效率等方面入手,周敏一项项地思考,一项项地创新,产生了7项专利。他组织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在西部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耗时5年,最终研究出一种由地板辐射供冷供热、溶液除湿、置换送风及干盘管集成的新型空调系统,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和运行以及暖通空调系统的低成本投入。

暖通节能领域创造奇迹

经2012年和2013年两年运行的数据和现场实测发现,与应用传统空调方式的T1、T2航站楼相比,T3A航站楼年耗电量降低39%,冬季年耗热量降低23%,折算节省运行费用每年930万元,节省初投资约3000万元,同时与国内同类相比节能超过50%。此项技术的应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能源,也避免了极大的浪费。周敏在暖通节能领域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背后也有很多小插曲。源于对科学和真理的坚持,周敏和甲方以及专家也没少争论,争到最后干脆开会论证。辐射供冷供热的管材施工时很脆弱,易因“伤痕”破损,他不顾工程预算增加也要坚定支持加厚管壁。新技术“太多”,有的只是停留在纸上,民航部门负责审核的专家也直呼“太新了”,甚至直白发问:是不是为了跟风或是迫于某种压力?最后,周敏的真诚和科学精神获得两个评审专家的认可,予以“放行”。在发现溶液除湿机生产厂家不注重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时,周敏大为光火:“如此生产条件和管理措施,生产的机器怎么能送到西安咸阳机场的航站楼使用?”厂家得知消息后,专门为此投资“搬家”。不久前,该厂主动二次升级扩建,专门给周敏“报喜”。

“工程项目不是实验室,一次失败就要离开这个行业,让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回想种种,周敏感慨万分,他甚至说不出什么时候压力最大,因为压力总是如影随形。

收获的果实接踵而至。勘察设计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其他无数的奖项,从三个维度对周敏的科学探索与实践精神,对周敏的专业技术和个人品质,写下完美注释。当下,合作制作应用软件、编写标准和书籍,推广应用新技术、培养年轻人,成为周敏的主要任务,他说,要和大家一起,紧紧抓住国家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千载良机。

【设计师专栏】

周敏,生于1963年,工程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5年7月他进入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历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暖通设计所总工程师、机电五所总工程师、机电五所所长,并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西安工程大学等院校任兼职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节能技术与信息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理事、全国暖通学会空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排烟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