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浙江河山镇光伏发电展现绿色发展魅力:“渔光互补”能减排 “屋顶电站”可节能

   2015-12-16 嘉兴日报 1900
核心提示:昨天上午,在河山镇堰头村,一片水面上架满了蓝色太阳能板,远远看起来呈现海天一色的景象。而这就是浙江省首个并网发电的渔光互补项目现场。

昨天上午,在河山镇堰头村,一片水面上架满了蓝色太阳能板,远远看起来呈现“海天一色”的景象。而这就是浙江省首个并网发电的“渔光互补”项目现场。

去年2月,河山镇获批成为省内首个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该镇在充分调查全镇建设光伏发电应用条件的基础上,规划开展50兆瓦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而今年6月大胆创新的“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就是“光伏小镇”的重要一招。所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就是将光伏组件安装在鱼塘上方,实现下层用于水产养殖、上层用于光伏发电。

经过半年多实践,“渔光互补”项目先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已经显现。截至今年11月底已经完成发电量508万千瓦时,实现收益700多万元。“这个项目总投资9600万元,以此推算,项目运行6年便可收回投资。”河山镇副镇长沈其芳说,经济效益凸显的同时,项目生态效益同样让人欣喜。“渔光互补”发电项目预计每年还可节约标煤350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9200吨。

而老百姓从中又能获得怎样的收益呢?村民陆永富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在堰头村,村民若把土地流转给政府发展“渔光互补”项目,每流转一亩地便可以得到700斤干谷的折价,也就是每亩1085元。老陆共流转了3亩土地,按这样计算的话,今年仅土地租金就能拿到3255元。堰头村党总支书记唐荣方说,除了可以拿到土地租金外,如果村民想要承包鱼塘养鱼,还可享受租金减半的优惠。

而在不远处的河山工业区内,则是河山镇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现场。2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50多个屋顶上,大片大片的光伏板整齐划一;屋内配电房内的交流电柜上,电流数字不停地跳跃着:175、196、225……

桐杭炼染是河山镇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建设中首个运用光伏发电的企业。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自去年9月底正式建成投产以来,已经累计发电近15万千瓦时,为企业节约了电费近2万元。而百利达公司同样也关注着自家的“屋顶电站”。“夏季高温天气炎热日照强烈时,每天的发电量大概有1.5万千瓦时,全部供给公司日常用电。”该企业负责人说。

“设备安装在屋顶,不占用地面生产空间,加上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政府买单,所发电企业还可享受电价9折优惠。”河山镇经发中心主任蒋富华说,这样的条件令不少企业都很心动。

除了企业,河山镇还将光伏终端推广到村、社区等,让更多村民享受到光伏带来的最大化收益。按照计划,今年河山镇首批300多户农户将享受到自家屋顶发电的福利。“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后,村民有两种选择,一次性补贴2800元,或者每年免费使用400千瓦时电,与农村管道天然气项目同步实施。”沈其芳解释道,现在镇里正在做相关设计方案。“这样今后晒晒太阳就可以发电,省不少电费呐!”对于“光伏小镇”这件大事,村民们都非常支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