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多地出台“机器换人”计划 农民工开始受到威胁

   2015-12-17 工人日报1660
核心提示:产业升级对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多地出台机器换人计划……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提醒——青年农民工需警惕潜在风险和很多来北京打工的一样,河南小伙

产业升级对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多地出台“机器换人”计划……“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提醒——青年农民工需警惕潜在风险

和很多来北京打工的一样,河南小伙刘伟(化名)一下班就钻进网吧打游戏。20岁出头的他,初中毕业就出来“混社会”,做过餐厅服务员、摆过地摊、送过快递。刘伟并不知道,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开始担忧包括他在内的青年农民工未来面临的失业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就业结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冲击,甚至可能会出现比较严峻的失业风险。相对于同龄的城市青年,青年农民工的适应能力明显更弱,有可能在结构转型中加入长期失业大军。

产业升级农民工面临失业风险

实际上,从目前来看,随着调结构、稳增长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地以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的整体就业形势呈现良好局面。《工人日报》记者今年以来,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多地采访了解到,在企业纷纷“抢工”的背景下,一些农民工说:“找个工作并不难。”

在一些专家看来,农民工当下就业形势良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力短缺。绿皮书指出,2004年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大的转变,出现了刘易斯转折点,劳动供给从无限供给转向了有限供给。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则显示,我国农民工的增速从2010年起已连续4年出现下滑。对比2010年1245万的增长量,2014年我国农民工仅增加501万人。

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全局性发展,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能力逐步增强。绿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2013年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年均上涨接近12%。

不过,尽管农民工工资上涨较快,社会上“用工荒”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绿皮书认为,农民工在产业升级中遭受的潜在风险被当前良好的就业形势所掩盖。产业升级对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多地出台“机器换人”计划……“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提醒——青年农民工需警惕潜在风险

和很多来北京打工的一样,河南小伙刘伟(化名)一下班就钻进网吧打游戏。20岁出头的他,初中毕业就出来“混社会”,做过餐厅服务员、摆过地摊、送过快递。刘伟并不知道,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开始担忧包括他在内的青年农民工未来面临的失业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就业结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冲击,甚至可能会出现比较严峻的失业风险。相对于同龄的城市青年,青年农民工的适应能力明显更弱,有可能在结构转型中加入长期失业大军。

产业升级农民工面临失业风险

实际上,从目前来看,随着调结构、稳增长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地以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的整体就业形势呈现良好局面。《工人日报》记者今年以来,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多地采访了解到,在企业纷纷“抢工”的背景下,一些农民工说:“找个工作并不难。”

在一些专家看来,农民工当下就业形势良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力短缺。绿皮书指出,2004年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发生大的转变,出现了刘易斯转折点,劳动供给从无限供给转向了有限供给。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则显示,我国农民工的增速从2010年起已连续4年出现下滑。对比2010年1245万的增长量,2014年我国农民工仅增加501万人。

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全局性发展,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能力逐步增强。绿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2013年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年均上涨接近12%。

不过,尽管农民工工资上涨较快,社会上“用工荒”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绿皮书认为,农民工在产业升级中遭受的潜在风险被当前良好的就业形势所掩盖。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都阳也表示,应该通过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劳动参与率,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赢得时间。

在一些专家看来,在就业政策制定上,政府应该着重考虑如何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充分利用和消化吸收现有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建议,从供给端看,既要培养更多的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也需要为已离开学校的劳动者学习新技能提供渠道。从需求端看,应关注到就业创造的模式变化。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服务业中的中小企业将是就业创造的主体。应扶持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发展,降低他们在社保缴费、员工招聘和培训等方面的成本,能更好地发挥这些企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提高就业质量和市场需求弹性。

宋清辉则表示,应该打通农民工返乡的路。“一方面,可从双创方面切入,例如为农民工营造‘一站式’创业准入环境。另一方面,可从‘互联网+’方面切入,通过发力农村信息、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工网上创业。”

提早应对失业隐忧

最近几年伴随着“用工荒”新闻出现的多半是“农民工就业难”。为何这看似矛盾的主题,总是结伴出现?

目前一些地方出现的农民工“就业难”,多半集中在建筑、传统制造业、煤矿等行业;且农民工多数文化不高,缺乏技能,其从事的也多是技术性不强,靠劳动力吃饭的工种。这在我国产业化升级,新型工业化推进的大背景下,显得并不意外。企业对职工的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等要求势必会越来越高。而知识水平不高,职业技能缺乏的农民工群体不可避免面临“就业难题”。

尽管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却不容小觑。目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有七八成外出打工或经商,农民的收入也多半是非农收入。还对巩固脱贫有压力。一些已经越过贫困线的农户多数是因为家里有人在外打工挣钱,如果这些人“失业”返乡,家庭可能重新陷入贫困。

当前,对于农民工可能面临的大量失业问题,我国早已密切关注,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和失业人员特点,组织培训,帮助农民工群体技能升级。这是应对农民工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事实上,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农民工“失业”以及可能带来的隐忧,提早积极应对,把它当作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产业项目,吸引并帮助农民工,给他们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提供平台,帮助他们实现稳定、持久的就业和增收。同时,大多数农民工也应当增强自身危机意识,努力提高自身劳动技能,力争在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中找到自身的定位。 邓邱伟:机器人订单成倍增长

在产业升级、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机器人概念股热度渐起。尽管市场上的质疑声也不少,但随着制造业困境的深化,机器人在产业层面的需求和应用正逐渐释放。

邓邱伟表示,机器人绝对不只是概念,最近制造业领域对机器人的实际需求表现得很明显,雷柏机器人今年下半年接到的订单非常多,营收比去年增长好几倍,对公司的业绩贡献明年将体现出来。

11月13日,雷柏科技曾公告一份重大合同——总金额达6188万元的机器人集成系统应用业务合同,占最近一期公司总营收的12%。

雷柏科技原是一家传统的无线鼠标和键盘行业的制造商,2011年后,传统PC业务受到冲击,雷柏科技开始向智能制造领域转型。邓邱伟也明确向证券时报·莲花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公司三块业务都会继续,但机器人和无人机将是重点。

事实上,雷柏科技早在2010年之前就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并在2012年购买了75台机器人。“其实那时并不是因为有长远眼光,提前开始做机器人,主要是服务于我们自己的主业。后来发现我们的工厂成为业内的标杆,这才有了转型的想法。”邓邱伟介绍。

他还表示,公司过去五六年在机器人工厂建设上积累的经验已经成熟,有近200个应用案例,接下来将进行更广范围的推广,主要方向是电源、电视和空调等轻量级工业应用领域,目前这些行业的咨询和订单也特别多。

上海一位制造业企业高管也向证券时报·莲花财经记者表示,公司现在还没有使用机器人,但正在考虑购买,预计明年会使用,很多其他公司也是如此。

中国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大都是近两年才起步,大家以前不愿意投资机器人,主要是因为投资回报较低。比如雷柏科技,经过几年的布局,来自机器人领域的业绩贡献尚未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相反,公司于今年上半年才开始涉足的无人机领域,已经收获相当一部分业绩。邓邱伟解释,这是因为无人机是消费级产品,而机器人则有更长的投资回报周期。

从机器换人的成本上看,一台机器人最多只能取代2个人工,但其售价均在10万以上,加上开发成本和配套设备,总成本是替换掉的人力成本的3倍以上,回报期需要2到3年。因此,多数企业使用机器人的动力并不大。

但邓邱伟表示,其实机器人生产线上70%的硬件能重复使用,标准精度高,可使用5到10年,投资回报周期的问题不足为虑。随着制造业环境的变化,机器人的需求变得更加明显。一方面,劳动力不仅在减少,剩下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少愿意从事重复的生产线工作,人力成本每年约上涨15%;另一方面,机器人本身的成本和售价也都在下降。此外,布局机器人还能带来其他的收益,故障率下降、品牌效应增强等。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