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安徽省蚌埠市将建垃圾焚烧发电厂

   2015-12-18 蚌埠新闻网2210
核心提示:5年前,蚌埠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就已被市政府列入当年的实施项目,那时正值全国范围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如火如荼开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实

5年前,蚌埠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就已被市政府列入当年的实施项目,那时正值全国范围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如火如荼开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实施。

5年后,随着蚌埠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全本公示,还是同样的选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又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自此,蚌埠也成为我省地级市中较晚启动垃圾焚烧的城市。

关于垃圾焚烧,市民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选址是否合理?垃圾焚烧的技术是否已经成熟?会不会产生二噁恶英之类的有害气体?就算技术成熟,后期管理是不是能做到位?环境监测能否跟上?对此,淮河晨刊记者进行了跟踪采访。

A 垃圾填埋现状 “吃”不下太多垃圾

2006年3月,蚌阜市结束了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的处理模式,在距当时市中心约20公里的龙子湖区东郊,建成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该填埋场占地669亩,设计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总库容量508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约16年。

据蚌埠环卫规划统计,去年该市生活垃圾收运量已经达到了810吨/天,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6%-8%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7年,生活垃圾收运量可接近1210吨/天。现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很快就满足不了垃圾填埋的需要。

改革开放前,如何处理垃圾对于珠城人来说,似乎都不是问题。近年来,珠城市民开始意识到,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所谓无害化处理,是通过科学的方法降低垃圾及其衍生物中有害物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三种方法是填埋、生化处理和焚烧。

然而,填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案。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能够用于填埋的土地越来越少。更严重的是,这种方法本身造成的污染也开始逐渐显现,包括场区周边有臭气,渗滤液或多或少会有渗漏等。

在垃圾量猛增,填埋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焚烧作为国际上公认的一项成熟技术,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走进市民的视线。

B 市民吐露心声 是否有完善的监管

12月17日,关于蚌埠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蚌埠日报公示后,市民有的支持,有的心有担忧。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建垃圾焚烧发电厂,蚌埠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于市民来说是好事,污染肯定比填埋场要小。”市民李先生对该项目持支持态度。

然而不少市民也表达了自己的疑虑。市民王先生说,位于龙子湖区东郊,对于常吹东南风的珠城来说,处于上风向。“选在上风向建厂,选址是否合理?”

“二噁英是发电厂产生的主要气体之一,若不达标排放,对人体有害。”有市民担心会产生有害气体。也有市民认为,项目选址离淮河、龙湖都不算太远,会不会污染地表水。

“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了让垃圾能充分燃烧,为了提高利润,产生更多的电能,会不会加煤炭、柴油等助燃剂,这样岂不是会给蚌埠的空气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市民曹女士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就算企业技术过关,后期监管不能松懈。

C 记者刨根问底 焚烧能处理更多垃圾

根据公示,蚌埠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在生活垃圾填埋场B库区,占地67390平方米,总投资约5.0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8645.02万元,占总投资的17.2%。

垃圾焚烧发电厂占地只有垃圾生活填埋场的1.5%,日处理垃圾量却是其的2倍还多。根据规划,垃圾焚烧发电厂分两期建成,建成后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960吨/天。

其中,一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210吨,可处理生活垃圾44.165万吨,年发电量为17700万千瓦时,平均年上网电量为14500万千瓦时。

“从垃圾处理的专业角度来说,垃圾焚烧存在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特点。”蚌埠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上说,垃圾焚烧厂占地面积小,垃圾经过焚烧后成为飞灰和残渣,100吨垃圾焚烧后只出来3吨残渣,体积缩小90%以上,易于进一步处理;而且燃烧产生的热能还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增加城市的用电保障。无害化处理排放达标

垃圾焚烧发电厂究竟是如何运作?杨上给记者作了解释。他说“进入厂区,就像是进入公园一样”。 因为绿化面积达到20200平方米,约占厂区的30%。

“而且闻不到一丝异味。”杨上说,进入厂区,全封闭的车间外并没有一丝异味。垃圾车从垃圾中转站运来时,经由垃圾专用通道进入卸料大厅后,倒入垃圾库。经过在池内7至10天的发酵,垃圾的渗滤液尽可能脱出,脱出的渗滤液将进入专门的处理系统,而发酵后的垃圾则被采用逆推翻滚的方式投入焚烧炉,烘烤、燃烧、燃尽、落渣。“燃烧充分,烟气少。”

“这些都是在具有除臭设施的全封闭的空间内完成的。”杨上说,整个项目全部引入国际一流设备,焚烧工艺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日本的炉排炉。严格控制炉内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确保二噁英、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分解、过滤后实现达标排放。

对于公众最关心的二噁英问题,杨上表示,垃圾焚烧后的烟气在8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停留2秒,二噁英就会完全分解。

对于因垃圾内含有石子、玻璃等无法燃尽而产生的残渣,无害化处理后,可以用于公园等路面铺设,有利于雨水渗漏,无害生态环保。市民担忧的废水,经过厌氧处理后,循环回收利用,达到零排放。

延伸阅读

安徽省在建和已建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2个

近年来,安徽省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截至今年6月份,全省已投运和在建的垃圾发电项目共计12个,合计装机容量17.3万千瓦,其中建成投运的垃圾发电项目7个,合计装机容量11.15万千瓦。芜湖、淮北、安庆、合肥、淮南、六安、桐城都有垃圾焚烧发电厂,并建成投产。而芜湖垃圾焚烧发电厂早于2003年就已投产使用。其他的均建于2010年及之后。

截至今年上半年,经安徽省能源局核准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5个,合计装机容量6.15万千瓦,总投资6.15亿元。包括滁州、宣城、阜南、阜阳及合肥生活垃圾发电扩建项目。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