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垃圾处理行业投资机会及市场投资模式分析

   2015-12-24 中国投资咨询网2080
核心提示:中国垃圾处理行业投资潜力分析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与回收再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垃圾处理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是世界上垃圾

中国垃圾处理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与回收再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垃圾处理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沉重的国家之一。600多座主要城市每年产生垃圾1.6亿吨,人均垃圾年产量440公斤,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堆存量平均高达66亿吨,大约侵占土地35亿多平方米,已有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

中投顾问的《2016-2020年中国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近几年,我国垃圾处理正处在一个从无序到规范的发展过程中,市场格局雏形已显。

一、外资蜂拥而入,其主要目标是上海、广州等有财政实力的一线大城市。作为全球最大的环境服务集团,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自20世纪80年代起进入中国,已在我国多个城市进行布局,建立了多个垃圾处理工厂。如威立雅在上海建设的江桥垃圾发电站,日处理能力已经超过了1500吨,目前为6万居民进行供电,而根据扩建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该处理厂将增至每天3500吨处理能力,成为世界第二大垃圾发电站。

二、地方国企依靠政府背景对垃圾处理市场进行区域性垄断。

三、一些民企以低廉的价格寻求在二三线城市发展,而更偏远地区的垃圾处理则多是一片空白。如青海省一民营企业家就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青海第一座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厂。该企业目前日处理量为140吨,覆盖西宁市3300多家餐厨垃圾生产单位。运营一年多来,处理了近10万吨餐厨垃圾。

中国垃圾处理市场投资模式

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城市,在垃圾处理方面还是空白,未来建设需求非常大。只有政府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政府资金有限,必须引进全社会的资源,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技术和管理。但也应认识到,垃圾处理更需要政府综合规划,要有激励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关键在于垃圾处理站的建立。新建一个垃圾处理站需要的资金数目巨大,光靠政府财政支持存在困难,通过公私合作模式融资,可以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解决资金筹措问题。公私合作模式种类较多,对于PPP模式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中投顾问的《2016-2020年中国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通过借鉴多位学者研究的PPP模式分类,结合生活垃圾处理的行业特征将PPP模式分为BOT模式和服务合同模式两种。

(一)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为将政府所规划的工程交由民间投资兴建并经营一段时间后,再由政府回收经营。

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企业首先通过自筹资金建立城市垃圾处理站,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然后,企业通过收取垃圾处理费和垃圾循环利用来回收资金,同时,政府每月也会支付一定数额的垃圾处理费。这样在有限的财政经费的情况下,既提高了垃圾处理率,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此外,企业来建立垃圾处理站,在管理方面更利于采用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二)合同模式

服务合同模式先由政府出资建立城市垃圾处理站,负责基础建设和设备等所需投资。然后,政府选择有资质的企业将垃圾处理站的部分运营权承包出去。企业按照政府规定的标准进行运营,获取利润,政府则按照合约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回收资金。

服务合同模式是最有竞争力的一种合作方式。第一,服务合同的期限比较短,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按照低成本原则来进行经营,以获取较高的利润。第二,服务合同规定的经营范围有限,企业进入障碍比较少,允许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这样可以择优选择。

PPP模式城市生活垃圾项目流程图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