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联通电信合并:运营商三国鼎立的局势还会持续多久?

   2015-12-28 搜狐科技2540
核心提示:从今年年初开始,关于电信联通合并的消息传了一整年,虽然官方一再辟谣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是近一年来的一些列动作都像是奔着合并去的,无论

从今年年初开始,关于电信联通合并的消息传了一整年,虽然官方一再辟谣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是近一年来的一些列动作都像是奔着合并去的,无论是之前的电信联通高层领导互换,还是近期两家运营商共同发布了《六模全网通终端白皮书》终端联合定制,都隐约的往合并的方向迈进。

纵观中国通信史,发生多次分裂、合并、重组等事件:

在八十年代,中国原本是没有移动、联通、电信的,当时只有邮电部。

1994年7月19日,为了给予通信市场充分的竞争,中国联通成立。

1998年3月份,邮政从邮电部分离叫“中国邮政”,其余部分叫“中国电信”,即所谓的“邮电分家”。

1999年,网通成立。后来因为通信行业垄断造成“民怨沸腾”,导致电信南北分拆,北电信并入网通,2002年5月,成立New网通。

2004年,铁道部成立铁通。

2004年4月20日,电信移动分离,成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2008年奥运会年,网通和联通合并,成立新联通。移动收购铁通,电信则从联通手中购买CDMA。至此,通信行业算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从以往的分裂、合并重组事件来看,均是为了调控垄断局面,加强行业内竞争,降低通信行业整体服务资费,提升网络普及效率的;实际上近20年的电信通信资费也是一降再降,无论是语音、短信还是流量费用均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网络普及以及上网速率也有很大的提高,从2G到3G再到4G已经有质的提高,当然未来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资费也需要再进一步的下调。那么此次合并传闻无论是真还是假,合并后是加强了垄断还是加强了竞争呢?对于行业发展以及百姓使用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合并与结盟,不一定都是加强垄断,也是为了制衡

联通与电信此次的合并更多的是为了抱团取暖,为了制衡与抵抗中国移动这位巨头,减少不必要的竞争,从而避免在市场竞争中力不从心,被逐步吞食。

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已久,尤其是在2G时代,基本形成压倒性优势,联通举步维艰;政府和工信部为了制衡这个局面,在3G时代特地将WCDMA的3G牌照发放给了联通,并将联通与网通合并,同时拉入电信也加入竞争队伍制衡移动一家独大的局势。移动当时获得的是所谓的TD-SCDMA牌照,在3G信号上以及上网速率上都和WCDMA有很大差距,并且支持的终端也没有WCDMA制式的手机多,尤其是大家都喜欢的iPhone不支持,因此在3G时代移动有不少高ARPU值用户转投入联通的阵营,电信凭借其在固话宽带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CDMA2000稳定的3G信号也抢占了不少用户,移动的市场占有率不断的被联通和电信蚕食,三国鼎立的局势持续了好几年。

随着近2年4G时代的到来,移动率先获得了TDD制式的4G牌照,而联通和电信的FDD牌照一直迟迟未获得,也只能使用TDD的制式,目前移动、电信、联通的4G网络使用的是1800-2600MHz这样的高频段,单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就相对有限,为了在高频段实现良好的覆盖,运营商使用的基站数量必须成倍增加,而基站数的增加,也意味着上千亿资金的投入。目前仅有财大气粗的中移动有能力建设一张覆盖完善的4G网络,财力有限的电信和联通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4G时代,移动的信号覆盖以及服务会优于其它两家,就拿北京来说,移动的4G信号基本覆盖全城的地铁,但是联通和电信的信号并未覆盖完善,虽然目前已经成立铁塔公司,未来三家运营商共享使用信号基站服务,但是作为绝对大股东的中国移动还是存在竞争上的绝对优势。在中国移动2015终端合作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慧镝表示,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完成了超过100万个4G基站建设,三期建设已经全部完成,实现了4G县城乡镇的连续覆盖,广度和厚度也在不断提升。2016年中国移动将新建设超30万个4G基站,4G用户数在2016年底超5亿。

4G时代中国移动利用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运营推广能力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在3G时代失去的客户逐步又回归到移动的阵营,从三大运营商最新公布的2015年11月份成绩单显示,中国移动4G用户增速继续突飞猛进,有大量3G用户在加速向4G转移;中国电信的3G/4G用户增速有所放缓;中国联通手机用户依然处于净流失状态,这也是中国联通移动用户自今年2月以来的连续第10个月下降。

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份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8.25亿户,4G用户本月新增2001.3万户,4G用户总数达2.873亿户。而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总数为2.87亿,中国电信为1.97亿,两家企业总共的用户数还不到5亿,而中国移动一家的移动用户数已经达到了8.25亿,实力差距显而易见。而且,中国移动收购了中国铁通的固网电信资产,意味着中国移动将同样可以发展全网业务,通过手机移动用户向固网用户转化与渗透,未来将对联通与电信形成更大的威胁,移动与联通电信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因此,为了未来不出现一边倒,形成移动绝对垄断的局势,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进行重组合并的可能性会更大,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为了抗争强大的魏国达成了结盟关系,如今联通和电信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很可能也选择结盟,实属形势所迫。否则最终只会与移动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又变成一家独大的垄断局势,移动将拥有绝对的定价权,对于市场与消费者都是不利的。

那么假设真的合并了,会带来哪些有利因素呢?

第一,基站网络共享,终端联合定制,减少竞争,降低运营成本。

目前联通与电信已经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未来在网络共享,终端联合定制上都会加强合作,用户只需购买全网通制式的手机,无需考虑运营商网络制式的限制,既解决了电信的终端问题,也解决了联通的网络问题,对于两家运营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入电信深似海”的不良体验将成为历史,彼此之间减少竞争,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才能够有力的抗衡移动。对于百姓来说,合作共享后,电信手机终端的价格会下调,两家运营商还会联合定制适合联通用户和电信用户都适用的更加优惠的套餐,手机硬件以及网络服务费用均会进一步下调。

第二,固网上形成统一,通过固网上的领先优势抗衡移动移动网络上的领先优势。

在移动网络上,中国移动是一家独大遥遥领先的,相对处于垄断地位,但是在固话宽带上,电信和联通平分秋色,移动的铁通目前还尚未起势,联通电信合并后在固话宽带业务上将形成绝对的垄断地位,通过固网上的领先优势抗衡移动移动网络上的领先优势。这样就让两个竞争对手势力均衡,势均力敌,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而不是一边倒的情况。竞争真实有效,消费者才会获利,国务院在网络速率的提高和费用的降低上是推进态度的,未来通过有效的竞争激励,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加快速和优惠的网络服务。

当然,若真的合并以后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例如合并后会导致大规模的裁员,引发一些纠纷问题,但是作为相对垄断的三大运营商国企,之前的日子过的滋滋润润,近些年因为互联网企业的冲击(尤其是微信等服务对语音和短信业务的冲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各大运营商的传统语音短信收入出现巨大下滑),日子相比之前难过了不少,从整体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无妨是件好事,这样能够促使企业员工加强创新与学习,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未来会形成类似两桶油的垄断局面,而失去了有效竞争吗?

理论上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随着双方实力均衡,在一系列竞争过后,也可能出现两桶油的垄断局面,这样对百姓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纵观中国通信行业发展史,政府和工信部一直在扮演者制衡者的角色,多次分割、合并重组均是为了加强竞争,而不是为了加强垄断,近30年物价飞涨的大环境下,通信服务费却是一直在降;况且从百姓的角度来说,每月手机通信费从100元降低到50元,对生活不会带来太多影响,但是油价从8元/升降到6元/升,对整个社会以及物价体系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倘若未来通信行业也出现两桶油的垄断局势,相信又会出现再次分裂重组的调控行为的。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要是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老百姓使用费用的降低,我们就给予鼓励与支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