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落户怀柔 三项大科学装置点亮“科学城”

   2015-12-28 北京日报2750
核心提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全国重点建设的16个大科学装置项目,有三个落户怀柔。围绕大科学装置建设,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全国重点建设的16个大科学装置项目,有三个落户怀柔。围绕大科学装置建设,怀柔将打造“科学城”,成为国家科研创新中心。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怀柔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稳定运行和持续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大科学装置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科学基础条件平台又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30)》,“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建设16个大科学装置项目,其中,有三个设在北京,全部落户中关村怀柔园。目前,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项目正在编制可研报告,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正在完善项目建议书,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成。

“‘十三五’期间,怀柔还将积极促进生物成像设施、自由电子激光等大科学装置落地怀柔,最终在怀柔园形成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聚集区。”怀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一个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建成,就能吸引3000多高端科研人员来怀柔从事相关研究工作。三个大科学装置全部建成后,至少能吸引5000多高端科研人员。”

大科学装置项目落户,是中国科学院与本市院市共建、联手打造“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的产物。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由中科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科研与转化基地和大科学装置三部分组成。

2014年,占地1070亩、建筑面积36万余平方米的中科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建成,可满足1万名研究生和2000多名教师的教学、科研、生活使用。今年9月,雁栖湖校区正式招生,目前有在校学生8000多人。

此外,中科院还有12个研究所22个项目落户怀柔,包括力学所、电子所、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以及中科院网络中心等,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完成了土地供应,正在陆续落户。

“以中国科学院怀柔科教产业园、中关村怀柔园、纳米产业园等重点园区为载体,集聚国家高端科研资源,推进大科学装置集聚区建设,打造世界级的开放科研平台。”怀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怀柔将大力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吸引各国科学家开展科研与学术交流,建设世界知名科学家云集、具有一流原始创新能力的“怀柔科学城”,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怀柔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明年,将加强顶层设计,编制科学城功能空间、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综合配套规划,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领先科研创新能力的科学城。

具体包括,加强与中科院的合作,为三大科学装置早日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纳米产业园、中关村怀柔园产业项目落地,确保碳纳米管投入运营,纳米能源所、中科佰能等项目开工建设,发展高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创新,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增长21%。

同时,发展壮大科技服务业,建设技术咨询、成果转化、金融和知识产权服务为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发挥中科雁栖湖企业创新平台作用,打造有吸引力的创新环境。还要研究设立人才奖励基金,着力引进、培养、集聚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完善激励和服务保障体系,使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怀北大学城建设也将加速,启动怀北庄棚户区改造,完善区域市政设施和住房、教育、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构建配套齐全、布局合理、品质优良的公共服务体系。

“怀柔科学城”是继海淀中关村、昌平未来科技城之后,本市第三个重点打造的科研产业聚集区。不同于前二者,怀柔科学城更注重基础科学研究,建成后,将成为类似美国的布鲁克海文、法国的格勒布诺尔、日本的筑波科学城一样,成为基础科学研究重镇,国家科研创新中心。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