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广东佛山供电局“十三五”重心转至优化配电网建设

   2015-12-29 羊城晚报 2170
核心提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居广东省首位、供电量实现了约20%的增长、用电负荷提升近四成、广东省全省范围内率先形成十分钟缴费圈……十二五收官

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居广东省首位、供电量实现了约20%的增长、用电负荷提升近四成、广东省全省范围内率先形成“十分钟缴费圈”……“十二五”收官在即,广东佛山电网交出了这样一张答卷。五年来,佛山电网共完成投资119 .37亿元,全面完成“十二五”电网建设任务,供电量由2010年的460亿千瓦时增加至2015年的550亿千瓦时。

近日记者走访获悉,广东佛山供电局将在“十三五”期间把发展重心转移到优化配电网结构方面,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尤为显眼:地下电缆以及新能源。未来佛山新建的一千多公里长的电网将走地下电缆,替代高压架空线路,最大程度做到安全。此外,佛山供电局还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启绿色通道,满足新能源接入需求,做到最环保。

重心:优化配网做强做优

为什么将重心从主网转移到配网建设方面?佛山供电局计划发展部专责叶琳浩介绍,今年8月31日,国家能源局就已经发布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其中明确规定“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用于配电网发展。

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利好和导向这一背景,佛山自身对电网从“做大做强”向“做强做优”的转型升级,更是成为佛山“十三五”期间将重心转移到优化配电网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以前是配网出现问题了才去解决,进入‘十三五’后我们将通过优化配网结构,预见和诊断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是从被动解决问题到主动解决问题”,叶琳浩举例称,目前佛山110千伏变电站的利用率不太高,这也是优化配网中需要解决的变电站容载比问题。

另外,降低线损的节能理念需求同样促使佛山将优化配网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线损,将从总体上节约5.5亿千瓦时的电量。”叶琳浩介绍,目前佛山不太清晰的配电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线路损耗,佛山供电局旨在通过优化配电网结构,降低线损节省电能,并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改善电压分布和功率分布,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举措:使用电缆绿色环保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佛山供电局将通过重点解决10千伏以下配电网的问题、提升人均停电时间、配电网可转供电量、电压合格水平、配电网可靠性水平等各项指标优化配网结构。

具体而言,佛山供电局将秉持配网结构优化的理念,坚持先优化网架再规划项目,将以效益为中心对电网项目进行准入把关,并通过主配网协调,综合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另外,佛山供电局还将加强对变电站间隔利用的综合控制,对用户供电方案严格审查、避免间隔资源的浪费,并完善负荷预测工作体系,建立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机制,提前获取负荷发展资料,更直观、准确、细致地进行负荷预测。

然而配电网具体建设实施过程中,长期被征地、青赔等问题困扰。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情况下,如何优化配电网线行通道,如何最大程度确保安全环保?记者了解到,配电网的地下电缆替代高压架空线路,是佛山供电局在“十三五”期间探索实践的方向。佛山供电局基建部专责欧阳旭介绍,佛山中心城区新建的110千伏及以下的配电网都将优先采用走地下电缆线路的方式。

目前全市配电网电路全长2万多千米,未来五年内,佛山将在此基础上新建10千伏的配电网线路约1405千米,其中七成以上将采取地下电缆线路的形式,即电缆线路达到1022千米,另外的架空线路为382千米。

位于佛山南海区狮山镇的红星变电站,正是佛山供电局使用电缆线路从而达到优化配电网的优秀案例之一。记者近日来到红星变电站现场采访发现,这座佛山首个220千伏变电站,于去年成功增容改造后,成为一座全部由电缆线路组成的室内变电站,通过GIS集成设备相关技术将此前“裸露”在室外的设备进行压缩放置室内,仅需建筑面积约7879平方米,比此前走高压线路的室外旧红星变电站面积缩小了十多倍,不仅大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实现了绿色环保,避免了架空线路对周边土地开发的影响。

“每台主变压器的容量由原来的18万千伏增加到24万千伏”,红星变电站站长唐志强介绍,通过技术改造后的红星变电站,可承担的总体供电能力提升了三分之一。记者了解到,220千伏红星变电站取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中小型)、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等多项荣誉。

升级:为新能源开绿色通道

满足新能源的接入需求,是佛山“十三五”期间优化配电网结构的另一项亮点举措。“当新能源接入我们电网的时候,我们会开通绿色通道。”叶琳浩介绍,根据规划,佛山光伏发电装机将在2020年达到100万千瓦,目前佛山光伏装机容量为19万千瓦,接下来供电局将优化配电网满足其余80多万千瓦光伏能源发电的接入需求。

为了更全方位地服务新能源接入需求,佛山供电局将在新能源接入相关的调度系统、接入标准等领域进行研究。目前佛山供电局正在搭建新能源监控平台,该平台可接收所有新能源的信息,根据不同信息对该平台进行监控和调度。

记者采访了解到,智能电网是佛山未来优化配电网的创新升级方向。“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就是智能电网,其中跟用户最直接交互的就是配网的智能电网 ,而配网的智能电网必须要有一个比较优的网架去支撑。”叶琳浩介绍,该局将在实现智能配电网的网架结构清晰化建设,配网自动化、通信、传感器等相关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佛山供电局市场营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将在“十三五”期间结合当前电力改革及大数据服务需要,重点从智能电表、低压集抄、预购电等项目方面,加大加快营销技改投资,提升营销装备技术水平,其中低压集抄项目、智能电表将在“十三五”末期达到双100%范围覆盖。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