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互联网+颠覆传统 智能家电尚在概念层面

   2016-01-07 法治周末 1770
核心提示:在国家提倡互联网+战略的大背景下,智能化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席卷传统家电行业。智能化业务业绩惨淡家电行业大规模智能化战略始于2013年

在国家提倡“互联网+”战略的大背景下,智能化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席卷传统家电行业。

智能化业务业绩惨淡

家电行业大规模智能化战略始于2013年:

2013年2月13日,格兰仕大白电与天猫电器城达成战略合作:在元宵节和情人节的前夕,格兰仕大白电与天猫电器城达成战略合作,不仅隆重开启了天猫电器城格兰仕白电旗舰店,而且针对此次合作,还推出了定制产品“唯爱”系列的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以与天猫战略合作为起点,格兰仕已经在构建互联网时代下新商业体系的快速发展通道。

2014年2月25日,TCL集团发布互联网转型时代下全新的经营转型战略——“智能+互联网”与“产品+服务”的“双+”战略,以互联网思维全面构建了TCL集团的转型和新商业模式,重新定义了TCL集团以用户为中心的新价值观和愿景。

2014年3月17日,阿里巴巴与美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美的联合阿里云推出了首款物联网智能空调,美的物联网智能空调实现了丰富的智能应用和控制,例如,模式选择(家庭模式、远程模式)、语音功能、空调/手机双静音控制、天气预报查询、一周预约设置、智能电量管理、自定睡眠曲线、APP在线升级等。

2014年3月18日,康佳发布转型互联网战略目标,表示未来康佳将致力于打造智能电视的互联网运营平台。

短短一两年间,植入互联网概念的“智能化”概念成为家电行业最热词、最流行术语。无论是黑电、白电,都纷纷祭出“智能化”大旗。

然而,一两年过去了,家电“智能化”之路并没有走上康庄大道。

2015年萎靡的行业数据表明,家电行业正在遭遇大规模的市场寒冬。

据2015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2015(第八届)中国冰箱产业年会上透露出的信息,前10个月国内冰箱市场零售量为2613万台,同比下降6.6%;零售额为696亿元,同比下降3%。预计冰箱市场的全年零售额将同比负增长,整体规模与2012年持平。这也将是自2012年以来的4年间,国内冰箱市场规模第三次出现同比下滑。

洗衣机市场也不容乐观,2015年洗衣机市场增长疲软,据此前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洗衣机行业零售量同比下降3.73%;4月市场零售量256万台同比下降2.3%,零售额51亿元同比下降0.6%。

在空调领域,2015年1月至10月零售量为3789万台,同比下降2.3%;零售额为1244亿元,同比下降6%。预计2015年,空调行业整体零售量和零售额将分别达到4143万台、1371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7%和5%。

智能化仍在炒概念层面

智能化潮流汹涌,为何却业绩惨淡?

业界分析,虽然各大企业相继推出噱头十足的各种智能化单品,但是从这些产品来看,大多数仍然集中在智能单品和智能家居平台的构筑上面。无论是智能化单品,还是构筑智能家居平台和系统,到目前为止,真正被消费者接受和使用的少之又少。

以认知度较高的智能空调为例,这种产品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参数设置、使用习惯用户定制、智能诊断等智能功能。但是不少消费者表示,这些操作并不能让自己有尝试实用的冲动,也没有带来真正的便利,而且设置、操作相比过去简单的按钮反而更复杂,图省事的人干脆不用。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专家委员洪仕斌曾表示,现阶段很多企业的智能空调陷入了行业发展误区,过于形式主义,纯粹是为了智能而智能。很多所谓智能空调无非就是一个简单的去遥控器化,用智能手机代替遥控器,同时在用户感应、送风等领域进行升级,但在空调的智能应用和用户互动方面却少有作为。

而市面上的智能冰箱,也是叫好不叫座。从目前发布的智能冰箱产品来看,多数企业认为智能化冰箱就是让冰箱“连网”,只要具备远程控制、WIFI连接、简单食物管理等功能的冰箱就冠以“智能”标签。可以说,大多数所谓的智能冰箱就是在冰箱上配了一个APP,摇身一变拥有了智能的身份,而实际上可能反而加大了用户的操作难度,华而不实。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多数智能冰箱产品只求联网而忽视了用户的真正需求,显然单纯的远程控制并未将操作简化,联网功能也未使人、冰箱、环境之间实现无障碍通讯,而通讯能力则是互联网时代检验产品的关键指标。

即便是购买了智能冰箱的消费者,大部分仍然将之当作普通冰箱使用,面对智能冰箱众多花式功能,仅仅使用了其基本的冷冻、冷藏功能,“智能”功能少有问津,甚至从未使用过或者不会熟练使用“智能”功能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有消费者表示“用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下载APP不方便”“不需要使用,没有必要”等。总体来说,消费者尚未形成对智能冰箱的使用习惯。

智能洗衣机,也被指智能概念功能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市面上一些贴着智能标签的洗衣机产品,被厂家不断融入“智能”元素,并往高端化方向发展。厂家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试图通过智能概念吸引更多消费者,以期改善洗衣机产业目前所面临的消费低迷窘态。

但目前来看,这些洗衣机的智能化功能在实际日常生活中使用中频率并不高,有些不但没有为消费者节省洗衣时间,反倒增加了操作程序和难度。

一台有着十几种洗涤方式的智能洗衣机,有着WiFi连接模式,有着语音控制功能等。然而当人们洗衣服时,需要的仅是把衣服放进洗衣机里,合上盖子,然后按开关键三步即可。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下,很少有消费者真正会掏出手机连上WiFi,跟洗衣机进行智能对话、进行更多的选择动作等。因此有消费者直言:“一台普通的全自动洗衣机,就足够了。”

业内专家表示,看上去纷繁复杂的功能令消费者眼花缭乱,而不论从实用性还是使用体验上来看,当前的智能洗衣机跟消费者的心里预期仍有一定差距,短期内也难以改变人们的洗涤习惯。现在智能洗衣机基本仍停留在炒概念阶段。

因此,纵观已经面市的这些智能化产品,多停留在智能化的概念层面,并没有真正让消费者的生活发生质变。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