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7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组织召开宣贯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内外主要汽车企业,电池、电机等零部件及电力供应企业,相关行业组织、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十多家主要新闻媒体等参加了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对《规划》进行了全面解读。苏波系统总结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详细解读了《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以及《规划》实施等内容,就当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作了重点阐述,并对贯彻落实《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提出了要求。
苏波指出,《规划》凝结了全社会的智慧,《规划》的发布实施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保障,影响深远。对于加快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波表示,未来十年,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增强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在《规划》实施的组织方式上,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主体作用和地位,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和发展环境,加快市场培育。
苏波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将以纯电驱动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燃料经济性方面,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
苏波指出,《规划》的实施首先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要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对新能源汽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的研究。对传统内燃机汽车,以大幅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为目标,重点开展混合动力、高效内燃机、先进自动变速器和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另外,要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鼓励建立若干跨行业的国家级共性技术平台。二是对产业布局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对动力电池,要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规模化生产。三是要继续通过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推动技术进步,加快培育市场。下一步要重点完善对试点示范的综合评价体系,探索电池回收、租赁、充放电服务等具有商业可行性的新型运营模式,促进形成一批新型生产性服务企业。四是要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研究制定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积极试行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开展车网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运行管理规范;积极探索市场化的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协调阶梯电价和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保证电力供应充足和充电价格合理。五是要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要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
苏波指出,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支撑,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人才队伍保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是落实《规划》的保障措施。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研究推进和落实。
苏波最后强调,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进一步坚定意识与决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工作机制,落实政策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规划》实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统筹规划,创新工作模式,拓宽工作思路,积极协调配合,健全工作机制,狠抓重点工作的组织实施,把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全行业共同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表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密切配合,切实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