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一吨垃圾生成500度电。”记者日前随“第七届中国新闻工作者采访团”访问了新加坡,看到新加坡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选择了资源化、减量化和垃圾焚烧的路线,变废为宝摸索出了一条绿色之路—垃圾变电。
新加坡目前有4家垃圾焚化厂,每天焚化总量达到7600多吨,90%被烧掉的垃圾转换成电力。以新加坡大士南垃圾焚化厂为例,它的垃圾焚化处理能力达到3000吨每天,发电量占新加坡用电总量的2%,去年实现1亿新元的收入。相比今天我国生活垃圾处理主要以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为主,焚烧垃圾发电的处理方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新加坡的垃圾焚化解决方案值得关注。对此,记者专访了大士南垃圾焚化厂总经理张国安。
再循环利用的垃圾占60%
记者:新加坡对垃圾处理,为什么选择焚化的方法?
张国安:随着城市化进程,新加坡垃圾产生量也急剧增长。垃圾围城对国土面积如中国这样的国家尚且头痛,对于弹丸之地的新加坡就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新加坡选择了资源化、减量化和垃圾焚烧的路线—垃圾变电。
在垃圾处理方面,政府制定了明确的政策:发展与维持足够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以焚烧处理全部可燃垃圾;发展与维持足够的垃圾填埋能力以处理全部不可燃垃圾与焚烧残渣。以2012年为例,新加坡日均产生垃圾约19862吨,其中,不可焚烧的垃圾每天为541吨,占总量的3%;可焚烧的垃圾每天为7475吨,占37%;再循环利用的垃圾为11846吨每天,占60%。现在新加坡全国有5座垃圾焚化厂,其中4座在运营,分别是大士焚化厂、胜诺哥焚化厂、大士南焚化厂、吉宝西格斯大士垃圾焚化厂。
记者: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呢?
张国安:为减少垃圾量,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制定了四个重要策略。首先是用焚化来减少垃圾体积。如此一来,可减少90%的垃圾体积,也减缓了垃圾埋置场被“填满”的进度。
其次,推动垃圾循环利用。根据新加坡“环保绿化计划2012”,新加坡在2012年前已经达到60%的垃圾循环率。与此同时,新加坡环境局不断推广社区和工业循环。在社区垃圾循环方面,国家环境局的“全国循环计划”提供每一家住户分类垃圾箱,并在每两个星期由指定的环保所收集可循环垃圾。
再次,减少垃圾埋置场的垃圾。在循环不可焚化的垃圾方面,新加坡也取得了有效成果,目前已有再循环建筑业废料和造船厂铜渣的设施。为了更进一步减少垃圾埋置场的垃圾,一系列的再循环灰烬与淤泥,包括把焚化厂的底渣转化成有用的物质,也都在进行中。
此外,新加坡全国推动减少垃圾。为了从源头上抑制垃圾量的增长,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已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研讨如何减少制造产品所需要的材料和包装,以及设计更好的环保产品。
垃圾焚烧企业完全可以自负盈亏
记者:垃圾分类由收集商完成,他们具体是怎么处理呢?
张国安:垃圾处理的第一个步骤是分类回收,它是由垃圾收集商和回收商完成,现阶段垃圾回收率接近60%。回顾历史,是从2001年开始,新加坡的垃圾收集开始全面私有化。现在新加坡有近400家生活垃圾收集商和大型工业垃圾收集商。他们都需要领到政府发放的许可证,才有经营资格。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垃圾收集商。新加坡全国分为九个区域,每天,垃圾收集商到商店和居民楼将垃圾收走,运到建在郊区或工业区的工厂,将垃圾分类。不能回收的垃圾,就运到垃圾焚烧厂焚化。垃圾处理费不是由政府补贴,而是由企业、商户、居民用户缴纳。回收费用依据居民和商用以及居民住宅性质设定不同标准。
记者:请你介绍一下大士南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情况。
张国安:大士南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新加坡的第四座焚烧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焚烧厂,该厂于2000年3月完工,总投资9亿元新币,共有6条日处理量720吨的焚烧线,采用马丁炉排,配置2台66MW发电机组。目前,垃圾焚化能力达到3000吨每天。
记者:焚烧的垃圾产生了哪些效益?
张国安:商业、店铺及住宅区(消费者)每天产生的垃圾总量19862吨,把这些垃圾收集起来。不可焚烧的垃圾有541吨,占3%,掩埋处理;可循环利用的有11846吨,占60%;可焚烧的垃圾7475吨,占37%,成为垃圾再生能源,可发电,燃烧后的灰烬达1779吨,掩埋处理。
新加坡国有垃圾焚化厂和垃圾填埋场采取收支两条线,收费上交国库,运营费用由国家拨款。垃圾焚化厂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薪资和日常维护费用,运营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垃圾处理费,每吨77新币;二是发电收入,工厂的热量回收发电,其中20%本厂利用,其余80%并入电网。每千瓦时约0.15元新币,与普通发电厂价格一致。垃圾处理费和发电收入占运营收入的比例约各占一半。其实,大士南焚化厂每年这两项收入可达到1.6亿新币,成本约6000万,完全可以自负盈亏。其实,仅收垃圾处理费每吨40新币就可以维持运营,但因为它还要负担其他不能赢利的垃圾焚化厂和垃圾填埋场的成本,因此,收费高于成本。
在焚化垃圾的过程中,90%被烧掉的垃圾转换成电力,只剩下10%的固体垃圾需要填埋。目前,新加坡3%的电力是由垃圾焚烧产生的,大约是新加坡主岛上所有路灯用电量的3倍。以大士南垃圾焚化厂为例,它去年的发电量占到新加坡用电总量的2%,去年实现1亿新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