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今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产的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2.48%。在建筑能耗中,围护结构材料保温性能差、保温技术落后,传热性能高达73%~77%。为减轻能源负担和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铁九局模范履行社会责任,以总部大厦工程建设为契机,率先在东北地区打造绿色节能示范工程。
1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以健康为主,适度舒适,实现“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统一的建筑。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3采用的节能技术
针对LEED2009-NC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的核心技术要求,结合工程实际,主要从节约土地、建筑节能、建筑节水、节约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5个方面提出绿色节能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5]。
3.1节约土地
根据项目位置特点和绿色建筑要求,综合实现低碳交通,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合理最大化空间利用措施,结合设计和管理,使得本工程在符合国家规划要求的情况,最大化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环境影响,实现“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统一。
3.2建筑节能
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建筑设计方案按照所处环境条件,建立计算机模型,模拟建筑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与环境影响,分析建筑的能效特点和节能的关键点,同时分析诸如自然光利用、通风性能等类似实际条件下的表现,在模型上修改设计参数,取得了最佳的节能效果,进行设计参数的优化,确定最佳的节能技术设计方案。建筑外形设计确定为弧形,将体形系数降至0.33,窗墙比在0.2~0.3之间[1]。围护结构采用符合保温隔热技术,热工性能大大超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例如:①窗间墙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火山灰混凝土浇筑;②外墙围护采用导热系数≤0.45的火山灰混凝土砌块;③外墙保温选用130mm厚无机喷涂岩棉保温材料,防火等级为A级不燃,导热系数≤0.036弧形,此施工工艺具有成活后基本无施工接缝、与墙体粘接牢固、主要节点阴阳角便于施工等其他保温材料不具备的优点。建筑外形,最大可能地利用自然采光,降低照明能耗25%左右。同时在窗的选用上,考虑沈阳地区夏热、冬冷的气候特点,全部采用双中空Low-E镀膜玻璃[4],整窗导热系数≤1.7,遮阳系数≤0.372,窗的热工性能超过节能标准的80%左右,考虑工程位于寒冷地区,冬季采暖时间较长,新风系统采用了热回收装置,回收率达到75%。照明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和照明控制系统,以T5型为主照明系统的同时,在车库、核心筒区域大量使用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LED照明装置,即可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又可大大降低能耗。在屋顶设置多晶硅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分别为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热水。
3.3建筑节水
在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时,采用节能供水系统,如采用变频供水、叠压供水(利用市政余压)系统等,选用高效低能的设备如变频供水设备、高效水泵等。所有用水器具、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均采用符合国家节能设计标准,例如无水小便斗、节水型便器、水嘴等节水器具的应用[3]。设有完善的雨水回收系统,做到雨水零排放,屋面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系统汇入收集池,过滤处理后用于绿植及洗车。地面的铺装除绿化部分外,全部采用透水地面材料,场地基本无径流,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制,设置中水处理回用系统。
3.4节约材料资源
工程主体结构采用高性能商品混凝土,主要材料采用可再循环建筑材料,所用建筑材料中500km范围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的重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60%以上。施工的建材废弃物规划有专门的材料使用和再生方案,地面硬质铺装设计采用硬质废弃骨料透水路面,其他装饰材料废弃部分通过回收系统,除本项目再利用外,也进入市政再生资源渠道,进行回收、加工,最大限度地避免废弃物污染、随意遗弃。
1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以健康为主,适度舒适,实现“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统一的建筑。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3采用的节能技术
针对LEED2009-NC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的核心技术要求,结合工程实际,主要从节约土地、建筑节能、建筑节水、节约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5个方面提出绿色节能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5]。
3.1节约土地
根据项目位置特点和绿色建筑要求,综合实现低碳交通,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合理最大化空间利用措施,结合设计和管理,使得本工程在符合国家规划要求的情况,最大化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环境影响,实现“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统一。
3.2建筑节能
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建筑设计方案按照所处环境条件,建立计算机模型,模拟建筑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与环境影响,分析建筑的能效特点和节能的关键点,同时分析诸如自然光利用、通风性能等类似实际条件下的表现,在模型上修改设计参数,取得了最佳的节能效果,进行设计参数的优化,确定最佳的节能技术设计方案。建筑外形设计确定为弧形,将体形系数降至0.33,窗墙比在0.2~0.3之间[1]。围护结构采用符合保温隔热技术,热工性能大大超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例如:①窗间墙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火山灰混凝土浇筑;②外墙围护采用导热系数≤0.45的火山灰混凝土砌块;③外墙保温选用130mm厚无机喷涂岩棉保温材料,防火等级为A级不燃,导热系数≤0.036弧形,此施工工艺具有成活后基本无施工接缝、与墙体粘接牢固、主要节点阴阳角便于施工等其他保温材料不具备的优点。建筑外形,最大可能地利用自然采光,降低照明能耗25%左右。同时在窗的选用上,考虑沈阳地区夏热、冬冷的气候特点,全部采用双中空Low-E镀膜玻璃[4],整窗导热系数≤1.7,遮阳系数≤0.372,窗的热工性能超过节能标准的80%左右,考虑工程位于寒冷地区,冬季采暖时间较长,新风系统采用了热回收装置,回收率达到75%。照明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和照明控制系统,以T5型为主照明系统的同时,在车库、核心筒区域大量使用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LED照明装置,即可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又可大大降低能耗。在屋顶设置多晶硅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分别为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热水。
3.3建筑节水
在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时,采用节能供水系统,如采用变频供水、叠压供水(利用市政余压)系统等,选用高效低能的设备如变频供水设备、高效水泵等。所有用水器具、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均采用符合国家节能设计标准,例如无水小便斗、节水型便器、水嘴等节水器具的应用[3]。设有完善的雨水回收系统,做到雨水零排放,屋面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系统汇入收集池,过滤处理后用于绿植及洗车。地面的铺装除绿化部分外,全部采用透水地面材料,场地基本无径流,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制,设置中水处理回用系统。
3.4节约材料资源
工程主体结构采用高性能商品混凝土,主要材料采用可再循环建筑材料,所用建筑材料中500km范围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的重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60%以上。施工的建材废弃物规划有专门的材料使用和再生方案,地面硬质铺装设计采用硬质废弃骨料透水路面,其他装饰材料废弃部分通过回收系统,除本项目再利用外,也进入市政再生资源渠道,进行回收、加工,最大限度地避免废弃物污染、随意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