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中国节能网

使用汽车空调的八项节能措施

   2014-07-19 中国节能网2020
核心提示:汽车启用空调系统时,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能有多大的影响?这是驾驶人最为关心的问题。汽车空调系统每产生1冷吨(约3.5kw)制冷量需要消耗
汽车启用空调系统时,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能有多大的影响?这是驾驶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汽车空调系统每产生1冷吨(约3.5kw)制冷量需要消耗发动机1.5kw功率,这一耗能水平比家用空调高得多,这是由于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环境温度比较高,而且冷凝器体积小的缘故。一般来说,汽车车厢的容积越大,所需要的制冷量越大,汽车空调系统所消耗的功率也越多。例如切诺基轿车,其空调系统大约消耗功率3kw。对于乘用车采用的非独立式空调系统,所消耗的功率一般不超过发动机总功率的10%,因而对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爬坡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使用空调的汽车从起步至加速到某一车速,总有一种反应迟滞的感觉,不像没开空调时那样爽快。但是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使用空调与不开空调基本上感觉不出来。另一方面,汽车使用空调后,由于汽车自重的增加(汽车空调系统的总质量为30 kg ~50kg),压缩机和空调风扇要运转,因此汽车的耗油量大约要增加10%左右。以中型轿车开空调为例,若气温为30℃,以32km/h的速度行驶,每L汽油要少行驶1km;以80km/h的速度行驶,则每L汽油少行驶0.84km。
为了保证汽车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和工作可靠性,发挥空调的最大效能,同时节约能源,延长使用寿命,在使用汽车空调时可以采取以下几项节能措施。
 ⑴ 非必要时不开动空调系统。科学试验证明,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0℃~28℃。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人才会感觉头昏脑胀,温度低于14℃时才会觉得手脚僵硬。因此,当温度在14℃~30℃时,尽量不开动汽车空调系统。
 ⑵ 设定的车厢内温度不要过低,一般来说,车厢内外温度相差7℃~9℃为宜,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原则。白天可以设定为22℃~24℃,晚间设定为24℃~25℃。若设定的制冷温度太低,人感觉不舒适,又浪费能源。事实上,空调系统“放空”就是浪费燃油,此种现象完全可以避免。
 ⑶ 要控制车厢内空气流动的速度。在冬季,风速过大会影响人体的保温,因此冬季使用空调采暖时,气流速度要小一些,一般为0.18m/s左右;在夏季,过快的冷风直接吹到人身上也会感觉不舒服,所以夏季汽车空调的气流速度不要超过0.22m/s。在打开制冷开关的同时,就要把通风手柄关上,以免因通风量过大而影响车厢的降温效果。
 ⑷ 适时使用自然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就是利用汽车行驶时车身外面的空气压力使车厢内的空气流动。汽车空调系统的进风口设置在车头部位,这个位置属于正压区,而且进来的空气比车内空气新鲜;排风口设置在汽车的尾部,为负压区。在进风口设置有进风阀门和内循环阀门,用来控制外界空气进入的流量。因此,当空调系统刚启动,车厢内温度较高时,应当关闭外来空气,让车厢内的空气循环流过蒸发器,以尽快降低车厢内的温度;等车厢内的温度降下来以后,再打开新鲜空气进风阀门,以保持车厢内空气的清新度,或者当车厢内空气不新鲜(例如车内有人抽烟)时才短时间使用。不要长时间采用空调的外循环模式,以提高系统的制冷效果。
 在只需要换气而不需要冷气时(如春、秋两季),只要开动鼓风机,但是不要启动压缩机。
 ⑸ 经常清除空调系统各部件上的杂物,特别要检查蒸发器的通道、冷凝器表面以及冷凝器与发动机散热器之间是否有杂物和油泥。如有,应在停机时用毛刷加以清除(不要使用蒸汽冲洗),以免影响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⑹ 对于电子全自动空调系统,驾驶人不要在短时间内频繁地按压(或者选择)空调控制面板上的功能键,也不要在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之间来回切换,因为这样做将造成前一个指令还没有执行完,空调控制模块又接到另外的新指令,容易导致电子空调控制程序絮乱。这就如同家用电脑,如果打开和运行的界面过多,容易造成电脑死机是相同的道理。
 ⑺ 夏季停车时,汽车要尽可能停在室内或者阴凉处,避免车身在太阳下爆晒,以免加重空调系统的负荷。为了降低能耗,车窗应当使用窗帘和遮阳隔热防爆膜,对于采用大视野风窗玻璃的汽车更应当如此。如果轿车贴上遮阳膜,大约可以减少20%~30%的热负荷,因而能节省约700W的动力消耗。
 ⑻ 有的全自动空调系统在控制面板上设置了一个EC开关,在取暖或通风时按下这个开关,可以使压缩机停止转动,所以能够节省部分燃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