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建筑业状况
2003年浙江省建筑业增加值约为550亿元,占全省GDP的6%左右。2003年全省建筑业完成产值2771亿元,实现利税1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和10.9%,两项指标继续位居全国第一。2004年上半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149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9%。
房地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2003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72.4亿元,比2002年增长34.2%。开发施工面积107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53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0.1%和19.7%;销售面积2614万平方米,预售面积2378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3.8%和13.0%。高档商品房开发减少,经济适用房比重上升。全年别墅、高档公寓的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比上年下降4.5%和21.5%,占住宅建设比重下降2.1和3.8个百分点;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增长49.3%和69.4%,比重上升了0.9和1.7个百分点。在商品房销售中,个人购买住宅比重为97.9%(浙江省统计局关于200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4年上半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18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但增幅有所回落,分别比一季度回落2.9和9.4个百分点;
二、浙江省建筑能耗
建筑耗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使用水泥等高耗能建筑材料的耗能,二是建筑物保温本身所需的耗能,三是由于供冷、热系统达不到理想状态而引起的效率耗能。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我省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7.45%,其中建筑采暖、空调、照明占14%,建筑建造能耗为11%(数据来源: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部分省市住宅产业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建筑能耗总量中,由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等能耗约占30%。门窗造成的能耗损失却占到了建筑物能耗的40~50%,通过建筑物的热损失约20~30%。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必然较快增长,其原因有:一是房屋建筑继续增加,近几年每年每人平均新增房屋面积1.3~1.5平方米;人口也在不断增加,每年增加约900万人。城市化不断加快。平均每年有1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二是人们对建筑热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冬天室温由12摄氏度、16摄氏度提高到18摄氏度甚至20摄氏度;热天的室温由32摄氏度降低至28摄氏度,甚至24摄氏度。三是采暖区大大向南扩展,现在空调制冷范围已从公共建筑扩展到居住建筑,从南方扩展到北方。随着某些村镇的渐趋富裕,空调和采暖将在许多村镇逐步得到发展。使用采暖和空调的时间也在延长。四是居民家用电器品种、数量增加,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炊具、淋浴热水器等已日益成为一般家庭的必备用品;家用热水器用户越来越多;建筑照明条件也愈益改善;家庭中电脑的应用也在迅速增加。五是农村商品能源消费增加,广大农村过去主要使用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烧饭和取暖,现在逐步改用煤、电、燃气等商品能源。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今后,建筑能耗持续迅速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5%快速上升到33%以上。
我省建筑能耗高于发达国家,主要表现在建筑物保温性能差与供冷、供热系统状况不良上。为此我们重点分析建筑物保温、隔热本身所需的耗能和由于供冷、供热系统达不到理想状态而引起的效率耗能。
(一)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从建筑围护结构(墙、门窗、屋顶、地面)热工性能来看,在我省地区住宅的墙厚一般都是一砖厚,这样的墙体其保温和隔热性能都是不够的。以前不论冬夏,室内温度与室外相差不大,墙体的这个弱点不显露。现在夏季室内空调,冬季室内采暖,这个弱点就暴露得很明显了。空调和采暖的很大一部分负荷是由于墙体传热造成的,结果是空调或采暖设备长时间运行着,效果仍然不理想,宝贵的能源白白浪费了。如果在墙的外面加上薄薄的一层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则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大降低空调或采暖设备的负荷,可以减小设备的容量或缩短设备的运行时间,既节省日常运行费用,又使室内温度要求容易得到满足。窗(包括阳台门)是建筑围护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住宅建筑中常见的单层钢窗的保温隔热性能极差,而且钢窗的缝隙一般都很大,风的渗透现象严重。如果室外的冷风.(在夏季是室外的热风)大量的往室内灌,可以想象室内的采暖(空调)设备是很难正常发挥作用的。采用保温隔热、空气密闭性能俱佳的节能型窗户,不仅能够节能,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住宅的热舒适性。在我省,住宅顶层房间过热的现象很普遍,屋面的隔热性能太差,在太阳的猛烈照射下,屋顶内表面的温度大大超过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规定值,给居住者一种炙热的感觉,令人很不舒服,这种情况通过采取加强屋顶隔热性能的措施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传统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是240普通粘土砖,简单架空屋面和单层玻璃钢窗,它们的传热系数分别为1.96、1.66和6.4W/(m2·K)。均不能完全满足节能住宅热工设计暂行规定要求。由于外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差,导致在建筑保温状况上,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我省多层住宅单位能耗为他们的4~5倍。而“节能住宅”的围护结构中外墙和屋面采取了保温措施,外窗采用中空塑钢窗或断热中空铝合金窗,它们的传热系数分别为1.5、1.0和3.0W/(m2·K),使围护结构的节能贡献约占25%。采用能效比高的采暖、空调设备(按照国家标准,房间空调器的能效比:制冷>2.3,采暖>1.9),使采暖、空调设备的节能贡献约占25%,两者相加总体达到节能50%的目标。
(二)空调能耗
我省属夏热冬冷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冬季室内阴冷,目前一些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不好的建筑,夏季天晴高温,室内温度超过30C,甚至高达36℃~37℃,人进室内如大火炉,在阳光照射下,屋顶表面温度会达到50℃~60℃,屋内顶板也会达到30℃-40℃,室内热环境恶劣。冬季室内外温度几乎相同,温差只有lC~4℃,室内阴冷,温度不到12℃(卫生标准的下限),整个冬季平均只有8℃~9℃。远远达不到规范规定的保温隔热要达到室内温度低于人体体温的程度的要求。若不设置采暖和空调设备,冬夏季节室内热环境都达不到基本的居住条件,更谈不上舒适。过去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只好忍受。但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追求舒适的室内工作环境成为必然,无论公共建筑还是民用住宅,各种空调在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中得到普及,由此造成巨大的供电压力。
在建筑能耗中,空调制冷与供热用电尤其值得关注。今年夏季,杭州高温酷暑,多数电网负荷又连创历史新高。全国电网差不多全面告急,不得不拉闸限电,各电网高峰负荷中约有1/3都属于空调制冷负荷。开展建筑节能,可从源头上把建筑空调、采暖和家电能耗大大降低下来,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只要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采暖、空调和家电设备的效率,就可以用少得多的资金,达到节约能源、削减高峰负荷,提高建筑热舒适性的目标。
因此,建筑能耗中的第一杀手就是空调,空调是居民家中的“电老虎”。目前,我国的家用空调产品,无论是窗式、分体壁挂式还是集中式,全部都是电力驱动,在空调使用高峰期,其用电量通常占到居民家庭用电量的70%以上。酷夏中城市居民家庭空调激增,加剧了电力资源的紧缺程度。
上海市在2001年曾对一套100平方米的多层普通住宅做过实验,如果全年保持冬季18℃,夏季26℃的室内温度,那么空调一年制冷制热的电耗约为每平方米90.7度,而50%的节能住宅的空调耗电可降至每平方米48.1度。
建设部发布的2002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显示,浙江城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7.5亿平方米,根据上海的试验数据,在浙江同等情况下,多层普通住宅空调一年制冷制热的电耗约为每平方米680.25亿度,而50%的节能住宅的空调耗电为360.75亿度,节省电力319.5亿度,当然,普通杭州居民不可能365天,天天24小时开空调,根据杭州市的气候条件,要保持舒适温度需要开启9个月空调,因此,以每年9个月,每天10小时使用空调计算,空调一年制冷制热的电耗约为每平方米680.25×9/12×10/24=213亿度,而50%的节能住宅的空调耗电为113亿度,节省电力100亿度。(表浙江省城镇住宅节能经济效益分析一览表)
浙江省城镇住宅空调节能经济效益分析一览 表1
效益
住宅
电力
节省资金
节能前能耗
节能50%后能耗
节省能耗
全省每户家庭(以100m2计)
2834度
1503度
1331度
665元
全省城镇住宅(以7.5亿m2计)
213亿度
113亿度
100亿度
50亿元
注:统计数据以每年9个月,每天10小时保持冬季18℃,夏季26℃的室内温度计。
以每度0.5元计算,一年节省资金达50亿元。而且,随着我国节能标准的完善,建筑节能率还将越来越高,节能建筑完全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空调使用时间,空调制冷制热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所以,节能建筑每年节省的空调费用将远远超过50亿元。而居民节省的费用年复一年完全可以抵消购买时的成本。
另一方面,如果空调在习惯温度的基础上调整1℃,如一台1.5匹分体式空调如果调高1℃,按一天运行10小时计,就能节省约0.5度电。截2004年至6月底,浙江省省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空调拥有量已达111台,全省城镇按750万户家庭计算,每天即可减少416万度(111×750×0.5)用电负荷,每年(以9个月计算)可减少11亿度用电负荷。
2004年8月23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2004)、《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6—2004)、《冷水机组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7—2004)。这3项标准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05年3月1日起实施项空调能效国家标准。据专家测算,按照新标准确定的能效指标,每台新的家用空调每年可以节电80千瓦时。
(三)待机能耗
科技进步和网络化的发展,使我们早已用遥控器打开空调、调节温度;用遥控器打开电视、调节频道;现代办公更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8小时全部打开,甚至24小时接在电源上。有的手机充电器充了电后,还依旧插在电源上。待机功能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但是,待机不节能,电源仍在消耗之中。有人将待机能耗比喻为“吸血虫”,它在慢慢地慢慢地耗你的电源。也就是所谓的待机能耗。待机能耗是指电器产品连接到电源上且处于等待状态的耗电量,一般来讲,具有遥控开关、网络唤醒、定时开关、智能开关等功能的产品都有待机能耗。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定义,指电器产品连接到电源上且处于等待状态的耗电量。这个定义实际上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碰到的。而在我国,待机能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据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的抽样调查,我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待机能耗已经占到了家庭总能耗的10%左右(约15~30瓦),而据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对中国大城市现状调查的一组检测报告显示,平均每户的家电待机功率竟为40瓦,几乎相当于一天1度。按此数据计算,以全省城镇按750万户中的一半家庭有待机耗电计算,我省的整个待机耗电功率也要超过15万千瓦/天(40×750/2),全省一年浪费的此项电能将达13亿度(15×24×36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亿元(13×0.5)。
2002年8月,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对北京、宁夏、江苏和中央直属机关的15个办公机构进行了办公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的节能主要考虑关机状态和待机状态下)能耗调查,调查分析表明,计算机在睡眠方式下的待机功率消耗为75瓦,在关闭方式下能耗为5瓦,打印机的待机功率消耗一般也达到5瓦左右,下班后不关闭它们的电源开关,一晚上将至少待机10小时,造成待机耗电0.1度(千瓦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计算机社会拥有量已达到250万台,全省一年办公设备浪费的此项电能将达1亿度。
目前,经过我国科技人员的潜心研究,已经发明了电器待机功耗小于0.1瓦的专利技术,获得了两项中国发明专利和一项美国专利。使家用电器的待机能耗有望得到大幅度降低。
(四)照明灯能耗
以8瓦的优质节能灯为例,价格为20元,测定寿命为5000小时,每千瓦时电费以05元计,使用5000小时所用的电费和购灯的费用共计40元;而具有相同照明效果的40瓦白炽灯,价格为2元,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同样电价使用5000小时需要100元的电费和购灯费。而如果城镇居民每户都将一个40瓦的白炽灯换成同样亮度的8瓦节能灯,单灯日照明按6小时计算,每年每户可节电70千瓦时,我省750万多户城镇居民,就能形成5亿千瓦时电的节电能力。
(五)太阳热水器
太阳热水器是我国目前太阳能利用中最成熟的技术和行业,政府应该重视其能源替代作用。据保守的估计,按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太阳热水器的年销售量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保有量将从目前的5000万平方米上升到1.5~2亿平方米。按每平方米替代400瓦电热水器计算,可替代6000~8000万千瓦电热水器。如果按每平方米节电300瓦计算,可节电450~600亿千瓦高峰电力。1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管每天可以节约0.5度电。如果每个家庭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物,一年可节电2700度,以每度0.5元计,一年可省电费1350元。以全省城镇按750万户中1/10的家庭改用太阳能热水中心,每年可节约近20亿度电。
节能50%左右的建筑,其造价比普通建筑约高10%,但这笔投资十分合算,只需5至7年,通过建筑的节能就可以收回投资。而一般建筑的寿命有50年,受益时间长达40多年。更重要的是建筑能耗主要是煤炭和电力消耗,而我省煤炭资源缺乏,建筑耗电高峰时常因水或煤缺乏供电负荷不足,导致拉闸限电,影响生产和生活。而2003年我省城镇住宅竣工面积达2600万平方米,农村民居竣工达1.6亿平方米。2003年全省消耗标煤8442万吨,按建筑能耗25%左右计算,建筑消耗标煤达2110万吨。如根据国家标准节能50%计算实施,则年节约标煤可达1060万吨。据推算,如对我省目前7.5亿平方米城镇住宅进行节能改造,使其节能50%,每年即可节电300亿千瓦时,节煤600万吨。而我省目前的电力总需求量在1500万千瓦以上,而现有的供应能力只有1100万千瓦左右,电力供需之间的缺口已达400万千瓦。电量缺口200亿千瓦时左右。如果按照节能50%左右的标准,完全可以弥补我省的电力不足。由此可见,实施建筑节能工作对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改善居住条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
三、浙江省建筑节能成效
我省从90年代初开始推进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工作。"九五"是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00年底,全行业建成生产企业836家,形成了以多孔粘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体的砖、块、板、瓦相配套的生产体系。5年间,累计生产新型墙体材料311.9亿块标准砖,年均增长26%。2000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38%,比“八五”期末增长2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实心粘土砖产量比1996年减少35.4%。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应用面积累计6047万平方米,应用比例达51.8%。通过墙体材料改革,全省保护耕地5万亩,节约能耗212.5万吨标准煤,利用工业废渣737.9万吨。
2003年全省生产粘土砖219.83亿块标砖,按取土2米深计,年消耗耕地面积3.63万亩。我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土地资源偏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5亩,只占全国人均耕地的27.9%。现有土地再也经不起大量消耗。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对保护土地的作用明显。自1997年省政府作出开展墙体材料改革的决策后,全省积极发展非粘土墙体材料,7年间累计生产非粘土墙体材料190亿块标砖,建筑应用比例为87.30%,比上年增长13.63%。节约土地3.14万亩,有效保护了有限的土地资源。
生产粘土砖也是污染物排放的大户。2003年,全省1685家粘土砖生产企业(不含小土窑、小立窑)共消耗标准煤58.72万吨,排放二氧化硫0.75万吨、二氧化碳气体198.43万吨,此外还排放大量的氟化物。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据统计,7年来通过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含多孔粘土砖),全省累计节约能源445.33万吨标准煤,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废渣1660.57万吨,产生了较好的资源和环境效益。
但我省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建筑节能工作是近几年才开始进行的一项新工作。自2002年国家实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我省才有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建筑进行建设。到目前为止,大约只有100万平方米的已建和在建节能建筑;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杭州将有近2000套完全按照标准打造的节能住宅上市。宁波目前真正按节能标准建造的节能住宅已有两个项目。
(一)建筑节能政策、标准制定情况
建筑节能,从总体上说,是通过政策引导,以节能技术和产品为基础,实现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筑的施工过程、和建筑使用等三个方面的节能目标。在这些过程中,普遍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标准规范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反映、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程实践的准则和依据。标准规范是实施建筑节能的一个基础性措施和重要保证。浙江地处我国夏热冬冷地区,为配合建设部《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和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配套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编制了相应的标准图集等,使建筑节能工作在设计、施工、生产、应用等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保证了节能建筑的工程建设质量。
1.法规性文件
(1)《浙江省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发展指导意见》由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1年6月26日年印发,方案针对浙江省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发展提出具体情况提出了总体要求、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2)《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于2003年2月26日由浙江省建设厅和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就联合发出。
(3)《关于贯彻实施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进一步做好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2004〕107号由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省财政厅建设联合下发。
(4)《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企业(产品)认定办法》浙新墙办〔2002〕3号,由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印发。
(5)《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43号,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6)《浙江省节能建筑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71号令,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7)《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71号,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
(8)《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意见》,浙财综字〔2004〕42号,2004年5月24日由浙江省财政厅和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下发。
2.标准的制定
几年来,我们在标准编制经费渠道不畅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调动企业参编地方标准的积极性,先后组织专家编制了节能方面的地方标准,这些标准是:
(1)《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由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3年12月22日联合发布,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2)《混凝土多孔砖建设技术规程》DB33/1014—2003,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主编。
(二)建筑节能示范小区
目前,供全省各地实施的《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经推出,各地的试点示范工作已经展开,全省已建在建的节能住宅小区已达100万平方米,包括国家建筑节能示范小区杭州清怡花苑小区、金华南国名城小区,以及省级建筑节能示范小区杭州金都华庭小区、嘉兴金都南苑小区等。
1.杭州商宇·清怡花苑。商宇·清怡花苑是杭州市惟一一家被列入国家建设部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的住宅小区,由杭州商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坐落于杭州市区钱塘江北岸复兴地区,背靠凤凰山,面朝钱塘江,占地面积4104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由多层、小高层、高层住宅以及三层别墅和双联别墅组成。2003年曾荣获浙江人居经典大奖。项目于2003年6月开工,2004年8月竣工。
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节能技术的运用,其外墙外保温利用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系统,砌块填充外墙为硅酸盐砌块,屋面保温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窗采用中空玻璃窗、中空镀膜充惰性气体的塑料窗。同时小区采用声控节能灯具,设置了大量的节能灯、延时开关等。
2.金华天龙·南国名城小区。由浙江天龙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金华天龙·南国名城占地18万平方米,总建筑30万平方米,投资8亿元。该项目以国家建设部颁布的有关节能标准和健康住宅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开发,如:100%楼盘设计和采用了外墙内保温或外墙外保温砂浆,及中空或双层玻璃门窗;珍惜天然资源,采集屋面的雨水,经收集、处理、储存,用于小区中心景观水体用水;采用有效的隔音措施,除安装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加强窗户的隔音外,楼地面也采用隔音效果良好的材料来预防上下层的噪音干扰等。该项目现已申报了建设部节能示范工程。
3.杭州金都华府。2004年3月,金都华府被列入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金牌试点项目。金都华府位于杭州市中心吴山_紫阳山东,距西子湖南山路仅1000余米。总占地112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绿化地率不小于32%,建有小高层、高层住宅19幢,共980户。据金都华府担纲设计的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介绍,金都华府运用了“易通”砌块自保温系统与RE复合保温砂浆组成的墙体保温隔热体系;采用了隔热阻断式铝合金型材和中空玻璃门窗;单户式新风系统、变频、变压供水系统等科技住宅手段,充分体现了“环保”和“节能”两大主题。
4.杭州华鸿·怡景花城。怡景花城的节能主要体现在两块,一是直接在屋顶上安装变频式太阳能热水器,每天只要有两个小时的充分日照,就可以为全家人提供一天200升的热水;二是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增加窗体的保温效果。
5.杭州公元大厦。杭州南源联合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公元大厦由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承担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外装潢设计,同时规定了主要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并进行全程的建筑品质把控。公元大厦位于杭州市黄龙商务区域的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为115000平方米。在GMP设计的方案中,她是一个由两组塔楼、4个裙楼、两条分别长达100米和67米的廊柱、将近8000平方米的景观庭院和黄龙新闻发布中心所组成的建筑群。杭州公元大厦在设计、选材、施工均参照欧洲高端写字楼的生态标准进行,采用LOW—E中空玻璃,其热导系数大大低于普通玻璃,有效地降低了通过门窗传导的热量。采用了400mm户外遮阳板工程,是至今国内建筑立面遮阳板用量最大的工程项目。第二代高智能变频环保空调系统的应用也相当先进的。它可以当作分体空调用_既可以为单独某个房间而开,也可以单独计费。其他诸如智能节水龙头等多种新型绿色材料和设备,可使业主在使用中节省大量能耗费用。
6.杭州山水人家。杭州坤和建设开发的山水人家是杭州市市中心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之一,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成后拥有60幢多层、小高层、高层,共计2000余户家庭居住单位。90%以上的楼盘设计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高层},部分精品楼盘采用了具有代表性的新风系统,断桥式铝合金窗框和中空玻璃,易通砌块作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及同时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等。该小区已申报了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7.台州椒江景元花园小区。由浙江方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椒江景元花园小区已申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除排屋和别墅外,在高层、小高层、多层中采用了节能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共18.55万平方米;在多层和排屋中采用了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该小区目前除别墅外,已通过竣工验收,交付住户。
8.杭州嘉绿苑小区。已通过验收的杭州市节能试点项目———古荡嘉绿苑的一幢小高层,其墙体用的保温材料,建筑成本每平方米达70多元。该节能住宅的造价每平方米比普通住宅贵100余元。
9.杭州潮鸣小区。杭州市潮鸣小区B5#楼高层住宅,东临环城东路,南临庆春路,是杭州市第一高层住宅。地上28层,地下一层半,地面总高度90.55米,建筑面积19980米。由杭州房地产开发实业公司开发,杭州市建筑工程公司总承包。该工程质量被评为杭州市结构优质工程、西湖杯优质工程,也是省内第一家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进行施工的工程。
10.杭州政苑小区。浙江省级经济适用房小区———政苑小区有望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太阳能技术应用示范小区,其2000多套住宅将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小区内还将建设全国首个室内标准太阳能游泳池。该小区是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为省级机关干部职工开发的最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位于三墩,由近80幢多层和小高层住宅组成
11.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集中光热供应工程。该项目为国内集中太阳能系统应用最大的样板工程。其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用热管2万多支,可同时为2万6千名学生的宿舍提供生活用热水。
此外,萧山众安小区,温州南瓯景园,绍兴鉴湖景园(一期),等住宅小区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建筑节能技术。
在日益紧迫的节能形势下,我省许多楼盘的设计和选材等方面,都逐渐引入了节能的概念,采用了中空玻璃、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设备,但真正按照国家标准建造的节能住宅还是相当稀缺。2004年下半年杭州新楼盘供应面积将达300万平方米左右,而其中按标准建造的节能住宅的供应量不到7万平方米,只占23%。由此可见,浙江省实施建筑节能的任务十分艰巨,建筑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对改善居住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指导思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浙江省建筑节能的飞速发展。
四、浙江省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全社会对实施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急迫性和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不少地方政府未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未将其作为一项日常的重要工作来抓,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目前,开发商在卖房时没有为购房者提供建筑能耗性能信息,导致购房者对建筑节能性能不知情而漠不关心,从而也就更不知道如何去选择节能型的建筑了,这为开发商“房子很好卖,节能不节能都一样”留下了台阶,同时也间接地影响了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社会缺乏建筑节能的意识,建设项目各方主体缺乏建筑节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推广节能部品的认识不够统一。有的地方政府对推广使用节能部品重视不够,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急功近利,只考虑眼前利益,不愿意采用新型节能产品和新技术;因此,尽管建筑节能方面包括通风技术、遮阳技术、太阳能技术等科技成果都已研发出来,但向制造商、开发商推广时却比较困难。一些新的建筑节能科技成果,只能库存在研究者的电脑里,或作为学术论文使用,在市场上的应用少得可怜,并没有被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价值。
2、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备。按照国际惯例,没有政府主导,很难使建筑节能工作走向良性发展之路。建筑节能的推广不可能由市场自发地去开展,而必须由政府主导,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去加以规范约束,甚至是强制执行,而我国目前对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虽于1998年1月1日施行,但执行力度不够,配套法规的制订进展较迟缓;能源、经济、环境相协调的综合规划和决策体制尚待建立;节能决策和立法能力有待加强;国家及地方均缺乏相应的经济鼓励政策。现有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不尽完善,已出台的标准规范执行不力。由于缺乏资金,配套的标准规范或设计图集编制工作滞后,也影响标准的执行。尤其是在经济定额、构造图集、产品标准、验收标准方面比较薄弱。
3、建筑节能管理体制缺位。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虽然建设部已成立了建筑节能协调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建筑节能协调组办公室,但我省仍未成立相应的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因而建筑节能工作难以推动。建筑节能的推广工作需要政府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进行强有力的引导和干预。如果缺乏这种推动力,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速度只能是缓慢的。当前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分离,关系不顺。从部委一级看,建筑节能的职能属于建设部,而机构改革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则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从我省情况看,墙改办挂靠经济贸易委员会,建筑节能的职能属于建设厅。
4、建筑节能工作经济激励政策缺乏。建筑节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但国家及地方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我国建筑节能尚处于起步阶段,单纯依靠用户、建设方自发的行为无法实现建筑节能目标。而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后,原先对节能项目和产品实行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激励政策措施大大减弱甚至取消,对节能十分不利。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和制热供冷系统的改造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急需政府出台相关的经济鼓励政策,引导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建筑节能发展。国外发达国家为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政策措施,如德国、丹麦、波兰等国家对旧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大量财政补助;美国、日本、德国对利用太阳能的建筑实行财政补助,效果很好。目前缺乏的并不是节能的新技术,缺的是市场的支持和政府的鼓励。政府对于利用新能源、新技术的单位没有相应的鼓励措施。考虑到成本问题,很多人不愿意做节能建筑。实际上,利用新能源、新技术非常经济。
5、对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支持力度不够。我省各地(市)建筑节能发展不平衡,部分市县政府领导重视不够,建筑节能意识差,宣传乏力,推进力度不足,缺乏有利的组织协调机构和配套政策措施,管理机构不完善,有的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分离,关系不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既有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市政建设的节能工作还未提上工作日程。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建筑节能工作仍然是行政为主导的模式,尚未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基本上只有政府一家的积极性,作为构成民用建筑市场主体的开发商和广大人民群众,由于信息不对称等种种原因,对节能建筑的性能、经济性,尤其是长期使用情况下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民用建筑节能的各种技术、材料、工艺等缺乏一种产业化、市场化的根本内在动力。
6、缺乏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部设有专门的节能办公室和建筑节能中心,一些地方都设有建筑节能墙改办公室,但监管职能不明确,与机关部门的协调不够,同时缺乏节能检查的监测体系;缺乏民用建筑节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筑节能产品的质量认证制度不健全。我国现行的建筑验收标准并没有把建筑节能纳进去,做不做节能住宅对于开发商来说,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事情。建筑节能不节能,只有职能部门严格监督管理,才可能把着项工作落到实处。
7、缺乏建筑能耗评估体系。缺乏建筑能耗评估体系是中国新建建筑节能难以在市场机制下运行的最主要障碍,建筑市场的最终投资者是购房者,如果购房者成为节能建筑的动力的话就一定能够使节能建筑真正推广起来,然而,目前缺少建筑能源消耗量的技术资料,房产开发商不能以“节能建筑”为招牌去推销,购房者也无法根据图纸或在房屋现场做出是否是节能建筑的判断。其它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筑是否达到节能标准或者是否具有节能性能,能节约多少能量是需要进行评定的。
(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1、建筑节能设计消极。建筑的设计过程、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普遍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关键。目前我省部分设计单位对建筑节能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不熟悉、设计深度不够、热桥部位设计、围护结构防潮验算大多未予考虑、把设计应解决的问题推到生产厂家或施工企业。一个建筑项目的节能设计与非节能建筑的设计,费用相差无几,并且节能建筑的设计比一般的设计耗时多。这对于一些把利润放在首位的开发商来说,他们不愿意过多顾及建筑的节能问题。这也导致一些懂得节能设计或者想在节能设计上有所作为的设计院和设计师不在节能设计上费功夫。对于建筑节能,不仅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上下功夫,而重点还在于节能设计以及落实上。为此,要建造真正的节能住宅,必须从设计师做起,设计是建筑节能的关键。
2、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不熟练。目前,我省施工企业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成熟技术工人。建筑施工企业多数是专业知识相当贫乏的民工队伍,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施工工艺和技术关键不熟练,盲目施工,原材料、产品质量控制不严,缺乏进场验收机制。有的进口节能材料,就是因为不按规定严格施工,不按规程进行操作,最后仍然达不到很好的节能效果。3、建筑节能监理是个大缺口。在施工环节上,监理工作力度不够,监理过程偏重系统的建筑质量,对施工过程和进场产品质量和监控似有放任自流倾向。而现在尽管提倡节能建筑,但在施工监理中却没有对节能建筑是否节能的监理,以至于在对节能住宅建筑各个环节的验收中,“建筑节能”监理却是一个大缺口。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开发商的得过且过心理,使高能耗住宅蒙混过关,从而使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变缓。
4、建筑市场上的材料与技术不能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目前建筑市场上,普遍对建筑节能建材的使用不尽如人意。时下较新颖的节能建材运用较少,原因在于使用节能建材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以隔热性较强的中空玻璃和LOW-E玻璃建筑门窗为例,在五年之内仅节约的电费,就能收回成本,但市场上那么多商家所使用的玻璃,却并非是此类节能玻璃,原因就在于此类玻璃成本较高。建筑节能环保建材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推广力度不够,产品生产与应用脱节、市场应用技术严重滞后、一些产品没有列入工程建设标准,不能顺利进入建筑应用领域,使新型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另外,缺乏完善的建筑能耗指标和建筑能耗评估体系,而消费者对节能建材普遍缺乏认识和了解,从而也影响了开发商使用节能建材的积极性。
五、推进浙江省建筑节能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上述对我省建筑节能存在问题的分析,为了浙江省节能建筑工作的更好开展,建议必须从技术及政策等方面加强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措施
1、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我国有关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与标准都不配套。为了加快节能建设和使建筑节能有序发展,应编制建筑节能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等。要继续贯彻执行国家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使建筑能耗满足规定的标准要求,并配套制定本省相应的《浙江省节能住宅建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要尽快建立和健全《浙江省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技术规程》等本省各类建筑节能材料标准、应用技术规程、施工安装图集、质监验收规范、认定技术条件等配套性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住宅建筑节能围护结构施工安装应用图集、建筑节能认定技术条件和评定标准、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并对每一项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其不断完善。严格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是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行政立法,把推广建筑节能从一种号召性行为转变为一种强制性行为,以全面启动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并加强落实和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并带有强制性,使建筑节能工作步上法制化轨道。只有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和提高效能的政策,走“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小”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为今后城市建设更长远的循环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机构。建议成立浙江省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建设的副省长担任,副组长由省建设厅主要领导担任。成员单位由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广电厅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督促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建筑节能工作的法规、方针和政策;统一协调解决全省建筑节能资金和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地建筑节能工作执行情况。下设建筑节能工作办公室,负责省建筑节能的具体管理工作。各市、县(市)应设立或确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本市县的建筑节能工作。
加快对建筑节能研究、设计、建设的步伐是城市决策者、规划者、设计者与建设者的共同职责和明智选择。政府应将节能工作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把推动建筑节能的运作摆上议事日程,把建筑节能作为城市生态环保的一项措施来抓。建议各地应以建设局、房管局为主,组建市建筑节能领导小组,负责当地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建设规划制订,实施推广建筑节能的目标措施、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设立当地建筑节能的办事机构———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当地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只有组织机构落实了,才能使建筑节能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对既有建筑应全面规划,分期分批地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理顺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二者的关系。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应该统筹考虑。长期以来,建筑节能工作一直缺乏强有力的国家协调管理机构,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形;建筑节能的职能属于建设部,而机构改革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则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从国外经验来看,建筑节能必须抓住能量耗散的主要部位之一———墙体的保温隔热。从近几年国内情况分析,凡是建筑节能和墙体改革统一归口建设部门的省市或地区,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反之则矛盾重重,发展迟滞。
3、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涉及科技、设计、建材、供热、家电等多个领域,单靠哪一个部门都很难推动,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权威综合监管机构;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在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和备案等环节依据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对建筑节能的实施和监管。
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评价中要落实建筑节能内容;建设单位(业主)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设计,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文件;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图审查单位要进行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建设管理部门对不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要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节能建筑工程进场材料、产品实行进场验收机制,由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抽样、检验;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建筑节能措施情况的监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对新建项目的建筑节能质量监督,对不能达到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的项目,应在质量监督文件中予以注明;对于没有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项目,已经完工的不予验收备案,并责令整改;房地产管理部门对不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建筑,不予办理销售许可证。对已建成的节能建筑进行抽样质量回访,由质量监督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一方面出台“加强节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规定”,采用行政和经济手段,进行市场调整和监管。另一方面应加强产品生产企业的认证管理,限制和淘汰小规模和重复建设企业,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4、建立省财政预算建筑节能政府基金,制定经济鼓励优惠政策。要制定经济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例如可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或减少营业税等,不断研究探索建筑节能的发展基金,采取多元化筹措建筑节能资金的办法加大对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为加快促进建筑节能提供资金保障。为此建议对政府投资的项目,应增加用于建筑节能的投资,在墙体材料专项资金中安排适当的科研开发资金,用于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和奖励;在墙改基金中建立建筑节能奖励基金,对推进本省建筑节能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省科研管理部门也应该在建筑节能科研和推广示范方面增加投入比例。制定相应的经济鼓励政策,通过减免税收、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建筑节能的开发应用,可制定如:“对达到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节能住宅实行零税率,对非节能住宅加征15%的特别消费税”和“对出资对既有住宅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个人等在税收、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等政策。加大对建筑节能相应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从科研和项目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建筑节能工作。鼓励新能源、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天然气、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的应用研究。
但是旧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用户、产权单位与国家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由于经济负担重,使住户的积极性不够,必须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单位、个人共同负担进行。此外外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须有政策性投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模式,建议省财政预算建筑节能政府基金,由财政单独安排建筑节能资金,专项用于旧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及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和技术调研、科研开发、试点示范等。
5、积极寻求广泛合作,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资源。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的国内外合作,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外国政府、民间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是跨越式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途径。
首先应抓住机遇针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节能组织对本省建筑节能推进工作的广泛兴趣和合作意愿,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技术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建筑节能方面的成熟技术与资金等资源;其次应积极加强国内节能组织和机构的交流和协作,开展省际协作与合作,对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进行区域合作制定,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速度,减少各地因重复制定而造成的延缓和浪费。第三应定期组织国内外专业学术交流、考察、进修、研讨,运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方法和内容,广泛拓展合作领域,及时跟踪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动向,为尽快提升本省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水平创造有利条件。要引进和消化吸收关于绿色生态建设的新理论、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从规划入手,实行综合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运用先进理念、关键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合作的内容、规模与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在不同城市、不同范围内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以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动向。
6、开展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一是应有计划地开展对不同层高的节能住宅建筑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项目、混凝土多孔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复合墙体节能应用技术项目、不同建筑结构体系与围护结构节能住宅建筑项目,以及对既有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等应用项目的试点研究和工程示范;二是应在三年内对建筑节能及其围护结构的节能产品实施认定和标识制度,培育和认定相应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评定机构;并根据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评定标准和技术规程等,科学地开展节能产品检测和节能建筑体系评估,应尽快研究确立建筑节能现场检测评估的手段和依据,为确保本省建筑节能的认定标识、工程质量和节能效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三是应根据不同的建筑节能材料、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进行数据采集,提出建筑节能技术的指导目录等,及时总结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筑节能推广应用新经验,为促进建筑节能的市场化、产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建立筑节能的专家库资料,汇集一批建筑节能的学术带头人、资深技术和管理专家,为提高本省建筑节能技术和管理水平出谋划策;
7、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提高公众节能意识。推进建筑节能是资源节约和贯彻《节约能源法》、保护环境、保护耕地、可持续发展等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建筑节能意识,普及全民建筑节能常识,促进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和管理和居民各方尽快了解和掌握建筑节能的专业技术与政策,营造全社会建筑节能的良好氛围,形成自觉参与和积极投入到建筑节能行列的共识,是建筑节能全面发展的关键。各级新闻宣传部门应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广泛、持久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活动和建筑节能科普知识教育;各级建设管理部门应分批、分期,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层次、适合不同阶段、循序渐进的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典型技术示范;应建立建筑节能信息网站,收集整理与定期发布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等信息资料;应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科研机构和院校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的作用,尤其是在专业培训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8、引导培育并规范建筑节能市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的巨大市场机遇必将带动建筑节能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应该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推动规范性建筑节能市场的形成,促进节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应组织有关社会团体、各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代表积极参与。应通过提出节能目标、制定节能规划、考察资源状况、研究技术条件、规范产品标准、分析市场动态、评估节能效果、鼓励开发创新、引进先进技术等途径,向社会发布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筑节能产品的需求预测、节能技术发展方向和节能市场信息。应公布限制和淘汰产品目录,并通过监督检查产品和工程质量,处罚违规企业,引导节能产业通过正常竞争做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产品配套、规模合理、质量提高。
9、建立建筑能耗评估体系。目前缺乏建筑能源消耗量的基本数据,建立起建筑能耗评估体系。要求所有的商品房在售房时必须出具评估机构给出的能耗及性能指标,同时不断地、广泛地向消费者讲解这些指标的含义,消费者在用其半生积蓄购买房屋时,不可能无视这些指标,开发商也会利用这些指标作为推销和竞争的手段,建筑节能这场大的比赛就会蓬蓬勃勃开展起来。
(二)技术内容
1、建筑物的节能规划与设计。包括区域规划、朝向规划和建筑物类型设计规划等;小区的布局,这除了影响建筑各外表面可受到的日照程度外,还将影响建筑周围的空气流动。冬季建筑物外表面风速不同会使散热量有5%~7%的差别,建筑物两侧形成的压差还会造成很大的冷风渗透;夏季室内自然通风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区布局、小区绿化率、水景,这将改变地面对阳光的反射,从而使夏季室内热环境有较大差异;屋顶形式、保温方式、通风方式、色彩等会使顶层房间热状况带来很大不同;建筑形状及内部划分,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然通风。
2、建筑物围护结构绝热设计。包括墙壁、门窗和屋顶的绝热设计等;建筑外墙保温方式、窗墙比、窗的形式、光透过性能及遮阳装置等都会对冬季耗热量及夏季空调耗冷量有巨大影响;
3、建材节能与合理选用规划。包括建材的生产节能、新型建材开发和合理选用等。
4、采暖空调节能设计:包括节能型采暖空调机的设计生产和建筑物采暖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与合理选用等;
5、照明与动力优化设计:包括各种(天然和人工)照明的合理设计、节能电光源的开发研究、动力设备的优化设计与选用等。
6、节能冷热水合理设计:包括冷热水管路的合理设计和回收利用,以及相关计量仪表的设计选用等。
7、建筑施工节能:包括建筑过程中的节能节材节水考核计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等。
8、建筑节能测量与监控:包括节能仪表的研制与运行监测等。
9、建筑物业管理节能:包括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节能管理等。
(三)技术保证措施
1、建立全省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机构。建议我省组建建筑节能技术综合性研究机构,尽快开展建筑节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2、科研示范,为建筑节能提供可靠技术支撑。科技管理部门一是应培育专业的建筑节能科研开发机构,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的科研开发机制,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内外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形成研究一批、开发一批、储存一批、认定推荐一批的科研开发新格局;二是应抓紧组织科研项目和调研课题的开展与论证,完成一批建筑节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成套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项目,如:对建筑能耗统计现状与对策、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建筑节能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建筑热工测试技术与现场检测方法和建筑外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体系的耐久性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等项目的研究。
3、注重“产学研”,加快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工作。要把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建材及先进适用成套技术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应用摆上“产学研”单位的重要议程。加强学科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积极开展组织设计和攻关工作。组织科研机构、建筑设计、环境保护、新型建材开发的专家和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攻关工作。一是开展标准化、多样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设计,为实现住宅建筑节能的通用化、配套化、系统化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在建筑体系上要加快以承重结构为主线,包括围护结构、隔断、厨卫、门窗、管线等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符合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完整建筑节能体系;三是使用建筑节能部品体系,包括外围护、内围护、厨卫、设备、智能化、小区配套等六大部品体系,要形成通用部品、系列开发、规模生产,不断研究、设计、生产出新颖、环保、防污、隔音、保温、隔热的建筑节能材料:四是加速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如使用智能遮阳及门窗自控系统,门窗应向节能、高档、新型、多功能、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减少使用能源等;五是在住宅中设计储放再生水的固定容器,充分利用再生水,要使建筑成为节能建筑和绿色环保建筑。
4、加强建筑节能从业设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建筑节能从业设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增强节能建筑设计与环境质量相统一的迫切感和责任感,要把建筑节能作为建筑设计是否达标的重点考核项目,建筑师应率先执行有关建筑节能的技术标准。结构师和设备师及建筑师之间应互相学习、密切协作,共同实现节能建筑设计的真正统一,确保节能设计的质量。
5、积极推广和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大力推广采用节能建材、重视建筑节能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尤其应重视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研究,采用智能化控制,使节能技术成果得到最广泛的推广应用。对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性、抗风性、抗变形性和环保、隔音、防污、保温、隔热的特殊建筑节能材料应大力推广使用。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产品,经常开展建筑节能材料展示推广会,使建筑节能材料通用化、配套化、系统化。要开展建筑节能设计大赛,重奖建筑节能设计人才。
6、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和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和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地道风、沼气,重视回收应用废热余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把节能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下热(水)能、风能结合起来,开发节能和用能(利用太阳能、冷能、风能、地热能)相结合的产品。太阳能开发及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采暖与制冷。窗户是利用好太阳能的关键部位,其中大有文章,着重是冬季通过直接获益窗得热。太阳能制冷技术与蓄存技术也会发展。用太阳能集热器供应热水,提高集热效率和用热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又避免过热,用百叶、窗帘及建筑遮阳进行调节。太阳能光电池发电。提高太阳能转换率,并降低光电板价格。
建筑用资源消耗巨大,必须充分利用好废弃的、再生的或可以再生的资源。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尾矿、炉渣、煤矸石、灰渣等数量巨大,根据其性能作成建筑材料扩大使用。旧有建筑物拆下的材料,如钢材、木材、砖石、玻璃、塑料、纸板等,可重复利用或再生利用。7、逐步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现有建筑的运行能耗要使建筑能耗真正降下来,把现有的建筑节能改造搞好。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我国首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开展对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对既有宾馆和饭店的改造。“十一五”期间,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25%,中等城市达到15%,小城市达到10%。
建筑节能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作,充分研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配套,形成新的机制和运作模式,是建筑节能工作顺利推进的有效保障。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开拓和发展,建筑节能工作才会有成效。通过业内上下的努力和社会各界认知的提高,认真抓住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寻找阶段工作的突破点,保持建筑节能工作推进力度的节奏性和持续性,使我们的工作真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003年浙江省建筑业增加值约为550亿元,占全省GDP的6%左右。2003年全省建筑业完成产值2771亿元,实现利税1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和10.9%,两项指标继续位居全国第一。2004年上半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149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9%。
房地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2003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72.4亿元,比2002年增长34.2%。开发施工面积107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53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0.1%和19.7%;销售面积2614万平方米,预售面积2378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3.8%和13.0%。高档商品房开发减少,经济适用房比重上升。全年别墅、高档公寓的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比上年下降4.5%和21.5%,占住宅建设比重下降2.1和3.8个百分点;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增长49.3%和69.4%,比重上升了0.9和1.7个百分点。在商品房销售中,个人购买住宅比重为97.9%(浙江省统计局关于200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4年上半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18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但增幅有所回落,分别比一季度回落2.9和9.4个百分点;
二、浙江省建筑能耗
建筑耗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使用水泥等高耗能建筑材料的耗能,二是建筑物保温本身所需的耗能,三是由于供冷、热系统达不到理想状态而引起的效率耗能。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我省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7.45%,其中建筑采暖、空调、照明占14%,建筑建造能耗为11%(数据来源: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部分省市住宅产业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建筑能耗总量中,由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等能耗约占30%。门窗造成的能耗损失却占到了建筑物能耗的40~50%,通过建筑物的热损失约20~30%。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必然较快增长,其原因有:一是房屋建筑继续增加,近几年每年每人平均新增房屋面积1.3~1.5平方米;人口也在不断增加,每年增加约900万人。城市化不断加快。平均每年有1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二是人们对建筑热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冬天室温由12摄氏度、16摄氏度提高到18摄氏度甚至20摄氏度;热天的室温由32摄氏度降低至28摄氏度,甚至24摄氏度。三是采暖区大大向南扩展,现在空调制冷范围已从公共建筑扩展到居住建筑,从南方扩展到北方。随着某些村镇的渐趋富裕,空调和采暖将在许多村镇逐步得到发展。使用采暖和空调的时间也在延长。四是居民家用电器品种、数量增加,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炊具、淋浴热水器等已日益成为一般家庭的必备用品;家用热水器用户越来越多;建筑照明条件也愈益改善;家庭中电脑的应用也在迅速增加。五是农村商品能源消费增加,广大农村过去主要使用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烧饭和取暖,现在逐步改用煤、电、燃气等商品能源。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今后,建筑能耗持续迅速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5%快速上升到33%以上。
我省建筑能耗高于发达国家,主要表现在建筑物保温性能差与供冷、供热系统状况不良上。为此我们重点分析建筑物保温、隔热本身所需的耗能和由于供冷、供热系统达不到理想状态而引起的效率耗能。
(一)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从建筑围护结构(墙、门窗、屋顶、地面)热工性能来看,在我省地区住宅的墙厚一般都是一砖厚,这样的墙体其保温和隔热性能都是不够的。以前不论冬夏,室内温度与室外相差不大,墙体的这个弱点不显露。现在夏季室内空调,冬季室内采暖,这个弱点就暴露得很明显了。空调和采暖的很大一部分负荷是由于墙体传热造成的,结果是空调或采暖设备长时间运行着,效果仍然不理想,宝贵的能源白白浪费了。如果在墙的外面加上薄薄的一层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则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大降低空调或采暖设备的负荷,可以减小设备的容量或缩短设备的运行时间,既节省日常运行费用,又使室内温度要求容易得到满足。窗(包括阳台门)是建筑围护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住宅建筑中常见的单层钢窗的保温隔热性能极差,而且钢窗的缝隙一般都很大,风的渗透现象严重。如果室外的冷风.(在夏季是室外的热风)大量的往室内灌,可以想象室内的采暖(空调)设备是很难正常发挥作用的。采用保温隔热、空气密闭性能俱佳的节能型窗户,不仅能够节能,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住宅的热舒适性。在我省,住宅顶层房间过热的现象很普遍,屋面的隔热性能太差,在太阳的猛烈照射下,屋顶内表面的温度大大超过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规定值,给居住者一种炙热的感觉,令人很不舒服,这种情况通过采取加强屋顶隔热性能的措施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传统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是240普通粘土砖,简单架空屋面和单层玻璃钢窗,它们的传热系数分别为1.96、1.66和6.4W/(m2·K)。均不能完全满足节能住宅热工设计暂行规定要求。由于外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差,导致在建筑保温状况上,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我省多层住宅单位能耗为他们的4~5倍。而“节能住宅”的围护结构中外墙和屋面采取了保温措施,外窗采用中空塑钢窗或断热中空铝合金窗,它们的传热系数分别为1.5、1.0和3.0W/(m2·K),使围护结构的节能贡献约占25%。采用能效比高的采暖、空调设备(按照国家标准,房间空调器的能效比:制冷>2.3,采暖>1.9),使采暖、空调设备的节能贡献约占25%,两者相加总体达到节能50%的目标。
(二)空调能耗
我省属夏热冬冷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冬季室内阴冷,目前一些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不好的建筑,夏季天晴高温,室内温度超过30C,甚至高达36℃~37℃,人进室内如大火炉,在阳光照射下,屋顶表面温度会达到50℃~60℃,屋内顶板也会达到30℃-40℃,室内热环境恶劣。冬季室内外温度几乎相同,温差只有lC~4℃,室内阴冷,温度不到12℃(卫生标准的下限),整个冬季平均只有8℃~9℃。远远达不到规范规定的保温隔热要达到室内温度低于人体体温的程度的要求。若不设置采暖和空调设备,冬夏季节室内热环境都达不到基本的居住条件,更谈不上舒适。过去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只好忍受。但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追求舒适的室内工作环境成为必然,无论公共建筑还是民用住宅,各种空调在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中得到普及,由此造成巨大的供电压力。
在建筑能耗中,空调制冷与供热用电尤其值得关注。今年夏季,杭州高温酷暑,多数电网负荷又连创历史新高。全国电网差不多全面告急,不得不拉闸限电,各电网高峰负荷中约有1/3都属于空调制冷负荷。开展建筑节能,可从源头上把建筑空调、采暖和家电能耗大大降低下来,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只要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采暖、空调和家电设备的效率,就可以用少得多的资金,达到节约能源、削减高峰负荷,提高建筑热舒适性的目标。
因此,建筑能耗中的第一杀手就是空调,空调是居民家中的“电老虎”。目前,我国的家用空调产品,无论是窗式、分体壁挂式还是集中式,全部都是电力驱动,在空调使用高峰期,其用电量通常占到居民家庭用电量的70%以上。酷夏中城市居民家庭空调激增,加剧了电力资源的紧缺程度。
上海市在2001年曾对一套100平方米的多层普通住宅做过实验,如果全年保持冬季18℃,夏季26℃的室内温度,那么空调一年制冷制热的电耗约为每平方米90.7度,而50%的节能住宅的空调耗电可降至每平方米48.1度。
建设部发布的2002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显示,浙江城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7.5亿平方米,根据上海的试验数据,在浙江同等情况下,多层普通住宅空调一年制冷制热的电耗约为每平方米680.25亿度,而50%的节能住宅的空调耗电为360.75亿度,节省电力319.5亿度,当然,普通杭州居民不可能365天,天天24小时开空调,根据杭州市的气候条件,要保持舒适温度需要开启9个月空调,因此,以每年9个月,每天10小时使用空调计算,空调一年制冷制热的电耗约为每平方米680.25×9/12×10/24=213亿度,而50%的节能住宅的空调耗电为113亿度,节省电力100亿度。(表浙江省城镇住宅节能经济效益分析一览表)
浙江省城镇住宅空调节能经济效益分析一览 表1
效益
住宅
电力
节省资金
节能前能耗
节能50%后能耗
节省能耗
全省每户家庭(以100m2计)
2834度
1503度
1331度
665元
全省城镇住宅(以7.5亿m2计)
213亿度
113亿度
100亿度
50亿元
注:统计数据以每年9个月,每天10小时保持冬季18℃,夏季26℃的室内温度计。
以每度0.5元计算,一年节省资金达50亿元。而且,随着我国节能标准的完善,建筑节能率还将越来越高,节能建筑完全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空调使用时间,空调制冷制热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所以,节能建筑每年节省的空调费用将远远超过50亿元。而居民节省的费用年复一年完全可以抵消购买时的成本。
另一方面,如果空调在习惯温度的基础上调整1℃,如一台1.5匹分体式空调如果调高1℃,按一天运行10小时计,就能节省约0.5度电。截2004年至6月底,浙江省省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空调拥有量已达111台,全省城镇按750万户家庭计算,每天即可减少416万度(111×750×0.5)用电负荷,每年(以9个月计算)可减少11亿度用电负荷。
2004年8月23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2004)、《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6—2004)、《冷水机组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7—2004)。这3项标准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05年3月1日起实施项空调能效国家标准。据专家测算,按照新标准确定的能效指标,每台新的家用空调每年可以节电80千瓦时。
(三)待机能耗
科技进步和网络化的发展,使我们早已用遥控器打开空调、调节温度;用遥控器打开电视、调节频道;现代办公更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8小时全部打开,甚至24小时接在电源上。有的手机充电器充了电后,还依旧插在电源上。待机功能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但是,待机不节能,电源仍在消耗之中。有人将待机能耗比喻为“吸血虫”,它在慢慢地慢慢地耗你的电源。也就是所谓的待机能耗。待机能耗是指电器产品连接到电源上且处于等待状态的耗电量,一般来讲,具有遥控开关、网络唤醒、定时开关、智能开关等功能的产品都有待机能耗。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定义,指电器产品连接到电源上且处于等待状态的耗电量。这个定义实际上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碰到的。而在我国,待机能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据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的抽样调查,我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待机能耗已经占到了家庭总能耗的10%左右(约15~30瓦),而据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对中国大城市现状调查的一组检测报告显示,平均每户的家电待机功率竟为40瓦,几乎相当于一天1度。按此数据计算,以全省城镇按750万户中的一半家庭有待机耗电计算,我省的整个待机耗电功率也要超过15万千瓦/天(40×750/2),全省一年浪费的此项电能将达13亿度(15×24×36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亿元(13×0.5)。
2002年8月,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对北京、宁夏、江苏和中央直属机关的15个办公机构进行了办公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的节能主要考虑关机状态和待机状态下)能耗调查,调查分析表明,计算机在睡眠方式下的待机功率消耗为75瓦,在关闭方式下能耗为5瓦,打印机的待机功率消耗一般也达到5瓦左右,下班后不关闭它们的电源开关,一晚上将至少待机10小时,造成待机耗电0.1度(千瓦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计算机社会拥有量已达到250万台,全省一年办公设备浪费的此项电能将达1亿度。
目前,经过我国科技人员的潜心研究,已经发明了电器待机功耗小于0.1瓦的专利技术,获得了两项中国发明专利和一项美国专利。使家用电器的待机能耗有望得到大幅度降低。
(四)照明灯能耗
以8瓦的优质节能灯为例,价格为20元,测定寿命为5000小时,每千瓦时电费以05元计,使用5000小时所用的电费和购灯的费用共计40元;而具有相同照明效果的40瓦白炽灯,价格为2元,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同样电价使用5000小时需要100元的电费和购灯费。而如果城镇居民每户都将一个40瓦的白炽灯换成同样亮度的8瓦节能灯,单灯日照明按6小时计算,每年每户可节电70千瓦时,我省750万多户城镇居民,就能形成5亿千瓦时电的节电能力。
(五)太阳热水器
太阳热水器是我国目前太阳能利用中最成熟的技术和行业,政府应该重视其能源替代作用。据保守的估计,按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太阳热水器的年销售量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保有量将从目前的5000万平方米上升到1.5~2亿平方米。按每平方米替代400瓦电热水器计算,可替代6000~8000万千瓦电热水器。如果按每平方米节电300瓦计算,可节电450~600亿千瓦高峰电力。1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管每天可以节约0.5度电。如果每个家庭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物,一年可节电2700度,以每度0.5元计,一年可省电费1350元。以全省城镇按750万户中1/10的家庭改用太阳能热水中心,每年可节约近20亿度电。
节能50%左右的建筑,其造价比普通建筑约高10%,但这笔投资十分合算,只需5至7年,通过建筑的节能就可以收回投资。而一般建筑的寿命有50年,受益时间长达40多年。更重要的是建筑能耗主要是煤炭和电力消耗,而我省煤炭资源缺乏,建筑耗电高峰时常因水或煤缺乏供电负荷不足,导致拉闸限电,影响生产和生活。而2003年我省城镇住宅竣工面积达2600万平方米,农村民居竣工达1.6亿平方米。2003年全省消耗标煤8442万吨,按建筑能耗25%左右计算,建筑消耗标煤达2110万吨。如根据国家标准节能50%计算实施,则年节约标煤可达1060万吨。据推算,如对我省目前7.5亿平方米城镇住宅进行节能改造,使其节能50%,每年即可节电300亿千瓦时,节煤600万吨。而我省目前的电力总需求量在1500万千瓦以上,而现有的供应能力只有1100万千瓦左右,电力供需之间的缺口已达400万千瓦。电量缺口200亿千瓦时左右。如果按照节能50%左右的标准,完全可以弥补我省的电力不足。由此可见,实施建筑节能工作对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改善居住条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
三、浙江省建筑节能成效
我省从90年代初开始推进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工作。"九五"是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00年底,全行业建成生产企业836家,形成了以多孔粘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体的砖、块、板、瓦相配套的生产体系。5年间,累计生产新型墙体材料311.9亿块标准砖,年均增长26%。2000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38%,比“八五”期末增长2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实心粘土砖产量比1996年减少35.4%。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应用面积累计6047万平方米,应用比例达51.8%。通过墙体材料改革,全省保护耕地5万亩,节约能耗212.5万吨标准煤,利用工业废渣737.9万吨。
2003年全省生产粘土砖219.83亿块标砖,按取土2米深计,年消耗耕地面积3.63万亩。我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土地资源偏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5亩,只占全国人均耕地的27.9%。现有土地再也经不起大量消耗。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对保护土地的作用明显。自1997年省政府作出开展墙体材料改革的决策后,全省积极发展非粘土墙体材料,7年间累计生产非粘土墙体材料190亿块标砖,建筑应用比例为87.30%,比上年增长13.63%。节约土地3.14万亩,有效保护了有限的土地资源。
生产粘土砖也是污染物排放的大户。2003年,全省1685家粘土砖生产企业(不含小土窑、小立窑)共消耗标准煤58.72万吨,排放二氧化硫0.75万吨、二氧化碳气体198.43万吨,此外还排放大量的氟化物。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据统计,7年来通过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含多孔粘土砖),全省累计节约能源445.33万吨标准煤,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废渣1660.57万吨,产生了较好的资源和环境效益。
但我省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建筑节能工作是近几年才开始进行的一项新工作。自2002年国家实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我省才有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建筑进行建设。到目前为止,大约只有100万平方米的已建和在建节能建筑;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杭州将有近2000套完全按照标准打造的节能住宅上市。宁波目前真正按节能标准建造的节能住宅已有两个项目。
(一)建筑节能政策、标准制定情况
建筑节能,从总体上说,是通过政策引导,以节能技术和产品为基础,实现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建筑的施工过程、和建筑使用等三个方面的节能目标。在这些过程中,普遍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标准规范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反映、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程实践的准则和依据。标准规范是实施建筑节能的一个基础性措施和重要保证。浙江地处我国夏热冬冷地区,为配合建设部《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和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配套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编制了相应的标准图集等,使建筑节能工作在设计、施工、生产、应用等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保证了节能建筑的工程建设质量。
1.法规性文件
(1)《浙江省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发展指导意见》由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1年6月26日年印发,方案针对浙江省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发展提出具体情况提出了总体要求、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2)《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于2003年2月26日由浙江省建设厅和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就联合发出。
(3)《关于贯彻实施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进一步做好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2004〕107号由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省财政厅建设联合下发。
(4)《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企业(产品)认定办法》浙新墙办〔2002〕3号,由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印发。
(5)《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43号,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6)《浙江省节能建筑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71号令,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7)《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71号,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
(8)《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意见》,浙财综字〔2004〕42号,2004年5月24日由浙江省财政厅和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下发。
2.标准的制定
几年来,我们在标准编制经费渠道不畅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调动企业参编地方标准的积极性,先后组织专家编制了节能方面的地方标准,这些标准是:
(1)《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由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3年12月22日联合发布,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2)《混凝土多孔砖建设技术规程》DB33/1014—2003,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主编。
(二)建筑节能示范小区
目前,供全省各地实施的《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经推出,各地的试点示范工作已经展开,全省已建在建的节能住宅小区已达100万平方米,包括国家建筑节能示范小区杭州清怡花苑小区、金华南国名城小区,以及省级建筑节能示范小区杭州金都华庭小区、嘉兴金都南苑小区等。
1.杭州商宇·清怡花苑。商宇·清怡花苑是杭州市惟一一家被列入国家建设部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的住宅小区,由杭州商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坐落于杭州市区钱塘江北岸复兴地区,背靠凤凰山,面朝钱塘江,占地面积4104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由多层、小高层、高层住宅以及三层别墅和双联别墅组成。2003年曾荣获浙江人居经典大奖。项目于2003年6月开工,2004年8月竣工。
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节能技术的运用,其外墙外保温利用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系统,砌块填充外墙为硅酸盐砌块,屋面保温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窗采用中空玻璃窗、中空镀膜充惰性气体的塑料窗。同时小区采用声控节能灯具,设置了大量的节能灯、延时开关等。
2.金华天龙·南国名城小区。由浙江天龙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金华天龙·南国名城占地18万平方米,总建筑30万平方米,投资8亿元。该项目以国家建设部颁布的有关节能标准和健康住宅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开发,如:100%楼盘设计和采用了外墙内保温或外墙外保温砂浆,及中空或双层玻璃门窗;珍惜天然资源,采集屋面的雨水,经收集、处理、储存,用于小区中心景观水体用水;采用有效的隔音措施,除安装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加强窗户的隔音外,楼地面也采用隔音效果良好的材料来预防上下层的噪音干扰等。该项目现已申报了建设部节能示范工程。
3.杭州金都华府。2004年3月,金都华府被列入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金牌试点项目。金都华府位于杭州市中心吴山_紫阳山东,距西子湖南山路仅1000余米。总占地112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绿化地率不小于32%,建有小高层、高层住宅19幢,共980户。据金都华府担纲设计的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介绍,金都华府运用了“易通”砌块自保温系统与RE复合保温砂浆组成的墙体保温隔热体系;采用了隔热阻断式铝合金型材和中空玻璃门窗;单户式新风系统、变频、变压供水系统等科技住宅手段,充分体现了“环保”和“节能”两大主题。
4.杭州华鸿·怡景花城。怡景花城的节能主要体现在两块,一是直接在屋顶上安装变频式太阳能热水器,每天只要有两个小时的充分日照,就可以为全家人提供一天200升的热水;二是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增加窗体的保温效果。
5.杭州公元大厦。杭州南源联合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公元大厦由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承担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外装潢设计,同时规定了主要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并进行全程的建筑品质把控。公元大厦位于杭州市黄龙商务区域的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为115000平方米。在GMP设计的方案中,她是一个由两组塔楼、4个裙楼、两条分别长达100米和67米的廊柱、将近8000平方米的景观庭院和黄龙新闻发布中心所组成的建筑群。杭州公元大厦在设计、选材、施工均参照欧洲高端写字楼的生态标准进行,采用LOW—E中空玻璃,其热导系数大大低于普通玻璃,有效地降低了通过门窗传导的热量。采用了400mm户外遮阳板工程,是至今国内建筑立面遮阳板用量最大的工程项目。第二代高智能变频环保空调系统的应用也相当先进的。它可以当作分体空调用_既可以为单独某个房间而开,也可以单独计费。其他诸如智能节水龙头等多种新型绿色材料和设备,可使业主在使用中节省大量能耗费用。
6.杭州山水人家。杭州坤和建设开发的山水人家是杭州市市中心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之一,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成后拥有60幢多层、小高层、高层,共计2000余户家庭居住单位。90%以上的楼盘设计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高层},部分精品楼盘采用了具有代表性的新风系统,断桥式铝合金窗框和中空玻璃,易通砌块作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及同时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等。该小区已申报了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7.台州椒江景元花园小区。由浙江方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椒江景元花园小区已申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除排屋和别墅外,在高层、小高层、多层中采用了节能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共18.55万平方米;在多层和排屋中采用了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该小区目前除别墅外,已通过竣工验收,交付住户。
8.杭州嘉绿苑小区。已通过验收的杭州市节能试点项目———古荡嘉绿苑的一幢小高层,其墙体用的保温材料,建筑成本每平方米达70多元。该节能住宅的造价每平方米比普通住宅贵100余元。
9.杭州潮鸣小区。杭州市潮鸣小区B5#楼高层住宅,东临环城东路,南临庆春路,是杭州市第一高层住宅。地上28层,地下一层半,地面总高度90.55米,建筑面积19980米。由杭州房地产开发实业公司开发,杭州市建筑工程公司总承包。该工程质量被评为杭州市结构优质工程、西湖杯优质工程,也是省内第一家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进行施工的工程。
10.杭州政苑小区。浙江省级经济适用房小区———政苑小区有望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太阳能技术应用示范小区,其2000多套住宅将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小区内还将建设全国首个室内标准太阳能游泳池。该小区是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为省级机关干部职工开发的最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位于三墩,由近80幢多层和小高层住宅组成
11.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集中光热供应工程。该项目为国内集中太阳能系统应用最大的样板工程。其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用热管2万多支,可同时为2万6千名学生的宿舍提供生活用热水。
此外,萧山众安小区,温州南瓯景园,绍兴鉴湖景园(一期),等住宅小区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建筑节能技术。
在日益紧迫的节能形势下,我省许多楼盘的设计和选材等方面,都逐渐引入了节能的概念,采用了中空玻璃、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设备,但真正按照国家标准建造的节能住宅还是相当稀缺。2004年下半年杭州新楼盘供应面积将达300万平方米左右,而其中按标准建造的节能住宅的供应量不到7万平方米,只占23%。由此可见,浙江省实施建筑节能的任务十分艰巨,建筑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对改善居住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指导思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浙江省建筑节能的飞速发展。
四、浙江省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全社会对实施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急迫性和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不少地方政府未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未将其作为一项日常的重要工作来抓,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目前,开发商在卖房时没有为购房者提供建筑能耗性能信息,导致购房者对建筑节能性能不知情而漠不关心,从而也就更不知道如何去选择节能型的建筑了,这为开发商“房子很好卖,节能不节能都一样”留下了台阶,同时也间接地影响了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社会缺乏建筑节能的意识,建设项目各方主体缺乏建筑节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推广节能部品的认识不够统一。有的地方政府对推广使用节能部品重视不够,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急功近利,只考虑眼前利益,不愿意采用新型节能产品和新技术;因此,尽管建筑节能方面包括通风技术、遮阳技术、太阳能技术等科技成果都已研发出来,但向制造商、开发商推广时却比较困难。一些新的建筑节能科技成果,只能库存在研究者的电脑里,或作为学术论文使用,在市场上的应用少得可怜,并没有被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价值。
2、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备。按照国际惯例,没有政府主导,很难使建筑节能工作走向良性发展之路。建筑节能的推广不可能由市场自发地去开展,而必须由政府主导,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去加以规范约束,甚至是强制执行,而我国目前对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虽于1998年1月1日施行,但执行力度不够,配套法规的制订进展较迟缓;能源、经济、环境相协调的综合规划和决策体制尚待建立;节能决策和立法能力有待加强;国家及地方均缺乏相应的经济鼓励政策。现有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不尽完善,已出台的标准规范执行不力。由于缺乏资金,配套的标准规范或设计图集编制工作滞后,也影响标准的执行。尤其是在经济定额、构造图集、产品标准、验收标准方面比较薄弱。
3、建筑节能管理体制缺位。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虽然建设部已成立了建筑节能协调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建筑节能协调组办公室,但我省仍未成立相应的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因而建筑节能工作难以推动。建筑节能的推广工作需要政府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进行强有力的引导和干预。如果缺乏这种推动力,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速度只能是缓慢的。当前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分离,关系不顺。从部委一级看,建筑节能的职能属于建设部,而机构改革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则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从我省情况看,墙改办挂靠经济贸易委员会,建筑节能的职能属于建设厅。
4、建筑节能工作经济激励政策缺乏。建筑节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但国家及地方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我国建筑节能尚处于起步阶段,单纯依靠用户、建设方自发的行为无法实现建筑节能目标。而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后,原先对节能项目和产品实行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激励政策措施大大减弱甚至取消,对节能十分不利。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和制热供冷系统的改造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急需政府出台相关的经济鼓励政策,引导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建筑节能发展。国外发达国家为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政策措施,如德国、丹麦、波兰等国家对旧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大量财政补助;美国、日本、德国对利用太阳能的建筑实行财政补助,效果很好。目前缺乏的并不是节能的新技术,缺的是市场的支持和政府的鼓励。政府对于利用新能源、新技术的单位没有相应的鼓励措施。考虑到成本问题,很多人不愿意做节能建筑。实际上,利用新能源、新技术非常经济。
5、对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支持力度不够。我省各地(市)建筑节能发展不平衡,部分市县政府领导重视不够,建筑节能意识差,宣传乏力,推进力度不足,缺乏有利的组织协调机构和配套政策措施,管理机构不完善,有的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分离,关系不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既有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市政建设的节能工作还未提上工作日程。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建筑节能工作仍然是行政为主导的模式,尚未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基本上只有政府一家的积极性,作为构成民用建筑市场主体的开发商和广大人民群众,由于信息不对称等种种原因,对节能建筑的性能、经济性,尤其是长期使用情况下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民用建筑节能的各种技术、材料、工艺等缺乏一种产业化、市场化的根本内在动力。
6、缺乏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部设有专门的节能办公室和建筑节能中心,一些地方都设有建筑节能墙改办公室,但监管职能不明确,与机关部门的协调不够,同时缺乏节能检查的监测体系;缺乏民用建筑节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筑节能产品的质量认证制度不健全。我国现行的建筑验收标准并没有把建筑节能纳进去,做不做节能住宅对于开发商来说,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事情。建筑节能不节能,只有职能部门严格监督管理,才可能把着项工作落到实处。
7、缺乏建筑能耗评估体系。缺乏建筑能耗评估体系是中国新建建筑节能难以在市场机制下运行的最主要障碍,建筑市场的最终投资者是购房者,如果购房者成为节能建筑的动力的话就一定能够使节能建筑真正推广起来,然而,目前缺少建筑能源消耗量的技术资料,房产开发商不能以“节能建筑”为招牌去推销,购房者也无法根据图纸或在房屋现场做出是否是节能建筑的判断。其它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筑是否达到节能标准或者是否具有节能性能,能节约多少能量是需要进行评定的。
(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1、建筑节能设计消极。建筑的设计过程、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普遍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关键。目前我省部分设计单位对建筑节能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不熟悉、设计深度不够、热桥部位设计、围护结构防潮验算大多未予考虑、把设计应解决的问题推到生产厂家或施工企业。一个建筑项目的节能设计与非节能建筑的设计,费用相差无几,并且节能建筑的设计比一般的设计耗时多。这对于一些把利润放在首位的开发商来说,他们不愿意过多顾及建筑的节能问题。这也导致一些懂得节能设计或者想在节能设计上有所作为的设计院和设计师不在节能设计上费功夫。对于建筑节能,不仅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上下功夫,而重点还在于节能设计以及落实上。为此,要建造真正的节能住宅,必须从设计师做起,设计是建筑节能的关键。
2、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不熟练。目前,我省施工企业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成熟技术工人。建筑施工企业多数是专业知识相当贫乏的民工队伍,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施工工艺和技术关键不熟练,盲目施工,原材料、产品质量控制不严,缺乏进场验收机制。有的进口节能材料,就是因为不按规定严格施工,不按规程进行操作,最后仍然达不到很好的节能效果。3、建筑节能监理是个大缺口。在施工环节上,监理工作力度不够,监理过程偏重系统的建筑质量,对施工过程和进场产品质量和监控似有放任自流倾向。而现在尽管提倡节能建筑,但在施工监理中却没有对节能建筑是否节能的监理,以至于在对节能住宅建筑各个环节的验收中,“建筑节能”监理却是一个大缺口。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开发商的得过且过心理,使高能耗住宅蒙混过关,从而使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变缓。
4、建筑市场上的材料与技术不能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目前建筑市场上,普遍对建筑节能建材的使用不尽如人意。时下较新颖的节能建材运用较少,原因在于使用节能建材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以隔热性较强的中空玻璃和LOW-E玻璃建筑门窗为例,在五年之内仅节约的电费,就能收回成本,但市场上那么多商家所使用的玻璃,却并非是此类节能玻璃,原因就在于此类玻璃成本较高。建筑节能环保建材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推广力度不够,产品生产与应用脱节、市场应用技术严重滞后、一些产品没有列入工程建设标准,不能顺利进入建筑应用领域,使新型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另外,缺乏完善的建筑能耗指标和建筑能耗评估体系,而消费者对节能建材普遍缺乏认识和了解,从而也影响了开发商使用节能建材的积极性。
五、推进浙江省建筑节能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上述对我省建筑节能存在问题的分析,为了浙江省节能建筑工作的更好开展,建议必须从技术及政策等方面加强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措施
1、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我国有关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与标准都不配套。为了加快节能建设和使建筑节能有序发展,应编制建筑节能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等。要继续贯彻执行国家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使建筑能耗满足规定的标准要求,并配套制定本省相应的《浙江省节能住宅建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要尽快建立和健全《浙江省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技术规程》等本省各类建筑节能材料标准、应用技术规程、施工安装图集、质监验收规范、认定技术条件等配套性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住宅建筑节能围护结构施工安装应用图集、建筑节能认定技术条件和评定标准、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并对每一项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其不断完善。严格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是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行政立法,把推广建筑节能从一种号召性行为转变为一种强制性行为,以全面启动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并加强落实和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并带有强制性,使建筑节能工作步上法制化轨道。只有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和提高效能的政策,走“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小”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为今后城市建设更长远的循环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机构。建议成立浙江省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建设的副省长担任,副组长由省建设厅主要领导担任。成员单位由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广电厅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督促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建筑节能工作的法规、方针和政策;统一协调解决全省建筑节能资金和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地建筑节能工作执行情况。下设建筑节能工作办公室,负责省建筑节能的具体管理工作。各市、县(市)应设立或确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本市县的建筑节能工作。
加快对建筑节能研究、设计、建设的步伐是城市决策者、规划者、设计者与建设者的共同职责和明智选择。政府应将节能工作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把推动建筑节能的运作摆上议事日程,把建筑节能作为城市生态环保的一项措施来抓。建议各地应以建设局、房管局为主,组建市建筑节能领导小组,负责当地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建设规划制订,实施推广建筑节能的目标措施、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设立当地建筑节能的办事机构———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当地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只有组织机构落实了,才能使建筑节能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对既有建筑应全面规划,分期分批地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理顺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二者的关系。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应该统筹考虑。长期以来,建筑节能工作一直缺乏强有力的国家协调管理机构,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形;建筑节能的职能属于建设部,而机构改革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则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从国外经验来看,建筑节能必须抓住能量耗散的主要部位之一———墙体的保温隔热。从近几年国内情况分析,凡是建筑节能和墙体改革统一归口建设部门的省市或地区,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反之则矛盾重重,发展迟滞。
3、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涉及科技、设计、建材、供热、家电等多个领域,单靠哪一个部门都很难推动,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权威综合监管机构;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在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和备案等环节依据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对建筑节能的实施和监管。
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评价中要落实建筑节能内容;建设单位(业主)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设计,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文件;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图审查单位要进行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建设管理部门对不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要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节能建筑工程进场材料、产品实行进场验收机制,由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抽样、检验;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建筑节能措施情况的监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对新建项目的建筑节能质量监督,对不能达到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的项目,应在质量监督文件中予以注明;对于没有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项目,已经完工的不予验收备案,并责令整改;房地产管理部门对不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建筑,不予办理销售许可证。对已建成的节能建筑进行抽样质量回访,由质量监督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一方面出台“加强节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规定”,采用行政和经济手段,进行市场调整和监管。另一方面应加强产品生产企业的认证管理,限制和淘汰小规模和重复建设企业,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4、建立省财政预算建筑节能政府基金,制定经济鼓励优惠政策。要制定经济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例如可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或减少营业税等,不断研究探索建筑节能的发展基金,采取多元化筹措建筑节能资金的办法加大对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为加快促进建筑节能提供资金保障。为此建议对政府投资的项目,应增加用于建筑节能的投资,在墙体材料专项资金中安排适当的科研开发资金,用于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和奖励;在墙改基金中建立建筑节能奖励基金,对推进本省建筑节能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省科研管理部门也应该在建筑节能科研和推广示范方面增加投入比例。制定相应的经济鼓励政策,通过减免税收、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建筑节能的开发应用,可制定如:“对达到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节能住宅实行零税率,对非节能住宅加征15%的特别消费税”和“对出资对既有住宅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个人等在税收、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等政策。加大对建筑节能相应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从科研和项目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建筑节能工作。鼓励新能源、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天然气、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的应用研究。
但是旧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用户、产权单位与国家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由于经济负担重,使住户的积极性不够,必须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单位、个人共同负担进行。此外外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须有政策性投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模式,建议省财政预算建筑节能政府基金,由财政单独安排建筑节能资金,专项用于旧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及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和技术调研、科研开发、试点示范等。
5、积极寻求广泛合作,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资源。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的国内外合作,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外国政府、民间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是跨越式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途径。
首先应抓住机遇针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节能组织对本省建筑节能推进工作的广泛兴趣和合作意愿,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技术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建筑节能方面的成熟技术与资金等资源;其次应积极加强国内节能组织和机构的交流和协作,开展省际协作与合作,对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进行区域合作制定,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速度,减少各地因重复制定而造成的延缓和浪费。第三应定期组织国内外专业学术交流、考察、进修、研讨,运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方法和内容,广泛拓展合作领域,及时跟踪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动向,为尽快提升本省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水平创造有利条件。要引进和消化吸收关于绿色生态建设的新理论、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从规划入手,实行综合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运用先进理念、关键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合作的内容、规模与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在不同城市、不同范围内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以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动向。
6、开展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一是应有计划地开展对不同层高的节能住宅建筑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项目、混凝土多孔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复合墙体节能应用技术项目、不同建筑结构体系与围护结构节能住宅建筑项目,以及对既有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等应用项目的试点研究和工程示范;二是应在三年内对建筑节能及其围护结构的节能产品实施认定和标识制度,培育和认定相应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评定机构;并根据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评定标准和技术规程等,科学地开展节能产品检测和节能建筑体系评估,应尽快研究确立建筑节能现场检测评估的手段和依据,为确保本省建筑节能的认定标识、工程质量和节能效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三是应根据不同的建筑节能材料、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进行数据采集,提出建筑节能技术的指导目录等,及时总结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筑节能推广应用新经验,为促进建筑节能的市场化、产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建立筑节能的专家库资料,汇集一批建筑节能的学术带头人、资深技术和管理专家,为提高本省建筑节能技术和管理水平出谋划策;
7、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提高公众节能意识。推进建筑节能是资源节约和贯彻《节约能源法》、保护环境、保护耕地、可持续发展等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建筑节能意识,普及全民建筑节能常识,促进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和管理和居民各方尽快了解和掌握建筑节能的专业技术与政策,营造全社会建筑节能的良好氛围,形成自觉参与和积极投入到建筑节能行列的共识,是建筑节能全面发展的关键。各级新闻宣传部门应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广泛、持久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活动和建筑节能科普知识教育;各级建设管理部门应分批、分期,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层次、适合不同阶段、循序渐进的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典型技术示范;应建立建筑节能信息网站,收集整理与定期发布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等信息资料;应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科研机构和院校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的作用,尤其是在专业培训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8、引导培育并规范建筑节能市场。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的巨大市场机遇必将带动建筑节能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应该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推动规范性建筑节能市场的形成,促进节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应组织有关社会团体、各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代表积极参与。应通过提出节能目标、制定节能规划、考察资源状况、研究技术条件、规范产品标准、分析市场动态、评估节能效果、鼓励开发创新、引进先进技术等途径,向社会发布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筑节能产品的需求预测、节能技术发展方向和节能市场信息。应公布限制和淘汰产品目录,并通过监督检查产品和工程质量,处罚违规企业,引导节能产业通过正常竞争做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产品配套、规模合理、质量提高。
9、建立建筑能耗评估体系。目前缺乏建筑能源消耗量的基本数据,建立起建筑能耗评估体系。要求所有的商品房在售房时必须出具评估机构给出的能耗及性能指标,同时不断地、广泛地向消费者讲解这些指标的含义,消费者在用其半生积蓄购买房屋时,不可能无视这些指标,开发商也会利用这些指标作为推销和竞争的手段,建筑节能这场大的比赛就会蓬蓬勃勃开展起来。
(二)技术内容
1、建筑物的节能规划与设计。包括区域规划、朝向规划和建筑物类型设计规划等;小区的布局,这除了影响建筑各外表面可受到的日照程度外,还将影响建筑周围的空气流动。冬季建筑物外表面风速不同会使散热量有5%~7%的差别,建筑物两侧形成的压差还会造成很大的冷风渗透;夏季室内自然通风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区布局、小区绿化率、水景,这将改变地面对阳光的反射,从而使夏季室内热环境有较大差异;屋顶形式、保温方式、通风方式、色彩等会使顶层房间热状况带来很大不同;建筑形状及内部划分,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然通风。
2、建筑物围护结构绝热设计。包括墙壁、门窗和屋顶的绝热设计等;建筑外墙保温方式、窗墙比、窗的形式、光透过性能及遮阳装置等都会对冬季耗热量及夏季空调耗冷量有巨大影响;
3、建材节能与合理选用规划。包括建材的生产节能、新型建材开发和合理选用等。
4、采暖空调节能设计:包括节能型采暖空调机的设计生产和建筑物采暖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与合理选用等;
5、照明与动力优化设计:包括各种(天然和人工)照明的合理设计、节能电光源的开发研究、动力设备的优化设计与选用等。
6、节能冷热水合理设计:包括冷热水管路的合理设计和回收利用,以及相关计量仪表的设计选用等。
7、建筑施工节能:包括建筑过程中的节能节材节水考核计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等。
8、建筑节能测量与监控:包括节能仪表的研制与运行监测等。
9、建筑物业管理节能:包括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节能管理等。
(三)技术保证措施
1、建立全省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机构。建议我省组建建筑节能技术综合性研究机构,尽快开展建筑节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2、科研示范,为建筑节能提供可靠技术支撑。科技管理部门一是应培育专业的建筑节能科研开发机构,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的科研开发机制,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内外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形成研究一批、开发一批、储存一批、认定推荐一批的科研开发新格局;二是应抓紧组织科研项目和调研课题的开展与论证,完成一批建筑节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成套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项目,如:对建筑能耗统计现状与对策、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建筑节能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建筑热工测试技术与现场检测方法和建筑外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体系的耐久性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等项目的研究。
3、注重“产学研”,加快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工作。要把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建材及先进适用成套技术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应用摆上“产学研”单位的重要议程。加强学科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积极开展组织设计和攻关工作。组织科研机构、建筑设计、环境保护、新型建材开发的专家和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对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攻关工作。一是开展标准化、多样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设计,为实现住宅建筑节能的通用化、配套化、系统化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在建筑体系上要加快以承重结构为主线,包括围护结构、隔断、厨卫、门窗、管线等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符合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完整建筑节能体系;三是使用建筑节能部品体系,包括外围护、内围护、厨卫、设备、智能化、小区配套等六大部品体系,要形成通用部品、系列开发、规模生产,不断研究、设计、生产出新颖、环保、防污、隔音、保温、隔热的建筑节能材料:四是加速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如使用智能遮阳及门窗自控系统,门窗应向节能、高档、新型、多功能、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减少使用能源等;五是在住宅中设计储放再生水的固定容器,充分利用再生水,要使建筑成为节能建筑和绿色环保建筑。
4、加强建筑节能从业设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建筑节能从业设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增强节能建筑设计与环境质量相统一的迫切感和责任感,要把建筑节能作为建筑设计是否达标的重点考核项目,建筑师应率先执行有关建筑节能的技术标准。结构师和设备师及建筑师之间应互相学习、密切协作,共同实现节能建筑设计的真正统一,确保节能设计的质量。
5、积极推广和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大力推广采用节能建材、重视建筑节能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尤其应重视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研究,采用智能化控制,使节能技术成果得到最广泛的推广应用。对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性、抗风性、抗变形性和环保、隔音、防污、保温、隔热的特殊建筑节能材料应大力推广使用。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产品,经常开展建筑节能材料展示推广会,使建筑节能材料通用化、配套化、系统化。要开展建筑节能设计大赛,重奖建筑节能设计人才。
6、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和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和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地道风、沼气,重视回收应用废热余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把节能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下热(水)能、风能结合起来,开发节能和用能(利用太阳能、冷能、风能、地热能)相结合的产品。太阳能开发及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采暖与制冷。窗户是利用好太阳能的关键部位,其中大有文章,着重是冬季通过直接获益窗得热。太阳能制冷技术与蓄存技术也会发展。用太阳能集热器供应热水,提高集热效率和用热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又避免过热,用百叶、窗帘及建筑遮阳进行调节。太阳能光电池发电。提高太阳能转换率,并降低光电板价格。
建筑用资源消耗巨大,必须充分利用好废弃的、再生的或可以再生的资源。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尾矿、炉渣、煤矸石、灰渣等数量巨大,根据其性能作成建筑材料扩大使用。旧有建筑物拆下的材料,如钢材、木材、砖石、玻璃、塑料、纸板等,可重复利用或再生利用。7、逐步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现有建筑的运行能耗要使建筑能耗真正降下来,把现有的建筑节能改造搞好。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我国首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开展对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对既有宾馆和饭店的改造。“十一五”期间,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25%,中等城市达到15%,小城市达到10%。
建筑节能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作,充分研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配套,形成新的机制和运作模式,是建筑节能工作顺利推进的有效保障。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开拓和发展,建筑节能工作才会有成效。通过业内上下的努力和社会各界认知的提高,认真抓住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寻找阶段工作的突破点,保持建筑节能工作推进力度的节奏性和持续性,使我们的工作真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