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中国节能网

“任务导向法”在“日光灯电路”实验中的应用

   2014-10-13 中国节能网1980
核心提示: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而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本文在简介“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构想,并着重阐述了这种方法的教学

电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注入式教学法,学生只能机械而被动地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的主体得不到体现。改进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这是教学上多年来一直提倡的教学方法,也是作为一个现代的双师型教师在上课时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任务导向法”是一种能有效地结合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是以适应社会工作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的教学法。它结合了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创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些行为引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解决了以往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足,解决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

将“任务导向法”应用到电类教学中,能更好地培养人的主动实践和操作能力,下面就以“日光灯电路”实验为例,谈谈“任务导向法”的教学过程与教学优势。

一、教学过程

设计“日光灯电路”实验的教学方案。

1.背景:学生在学完“自感现象”知识后,根据教学安排做“日光灯电路”的实验。教师简要说明和提出要求后,要求学生自制日光灯电路。

2.提出任务:在规定的时间里用自制的日光灯电路,说明日光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用实验的方法来提高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观察起动器中的电容去掉后有什么现象?

3.问题:如何自制日光灯电路来提高它的功率因数?起动器中电容的作用是什么?

(1)选用制作日光灯电路的材料(开关、熔断器各一个,日光灯一支(220V,20W),整流器一个,起动器一个,电容器若干)时应注意什么?

(2)电路中的整流器起什么作用?

(3)如何来提高电感性电路的功率因数?

(4)在实验过程中起动器中有电容和无电容有什么现象?

(5)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4.学生准备材料,搭建电路图,收集相关信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生要通过自我整理已学知识、同学间进行小组讨论、请教指导老师等手段进行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

5.制定计划:各小组根据要求制定工作实施计划,在计划中应反映出工作应分几步进行,怎样分步完成,哪些环节是关键的,应引起重视,各个环节如何衔接,多少时间内完成,需要采购哪些材料,需要哪些工量具或相关仪器设备,实验过程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分工,等等。

6.实施计划:按制定计划有序地进行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培养协作精神,有针对性地把已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操作过程中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7.展示与评价:实验完成,对实验结果要进行展示与评价。

8.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学能够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在一起,从做中体现出本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体现电工的教学重在实践。纯理论的教学很难让学生真正了解知识的真谛。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时间上的控制很难把握,我们在课前要做好更充分合理的准备。

二、教学优势

下面就以传统型的教学方法与任务导向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

1.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学习模式以面授为主,人们积累和实践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提问、论证等,教师的基本责任是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此时师生的语言交流是单向的,即从教师到学生。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这样,课堂教学教师成了发号施令者,学生只是知识存储者,如此只能强化学生的轻信,而不是怀疑,更不是发现。

2.“任务导向法”的教学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任务导向法”存在明显的教学优势,从整个项目完成的过程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而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我们把它定义为: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行为引导型教学的主要特点有:(1)采用跨学科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2)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的行为活动模式”;(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4)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5)采用目标导向,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形成性评价)。

“任务导向法”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组织和执行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身份,因此学生能更自主地去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因而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

“任务导向法”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由于使用的学习材料来源于行业、企业具体的职业活动之中,材料本身就蕴含着展开职业活动的职业行为,完成这一职业活动的学习,就要完成这些行为活动过程,就必须凸显相应的职业能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任务导向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会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得以培养。

参考文献:

[1]顾永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周绍敏.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方芳,郑毅,相悦丽.任务驱动法在卫生法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医学教育.2008.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