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中国节能网

灌溉新技术让植物按需“喝水”

   2014-12-14 中国节能网4170
核心提示: 中关村企业自主研发的一项名为“痕量灌溉”的新技术,能让植物自主“喝水”,按需分配。这是全球首创的新技术,比目前最先进的滴灌技术至少节水50%以上。

         在一家位于北京市北清路附近的种植园区,工作人员将“痕量灌溉”水管埋设在树苗的根部。
 
       中关村企业自主研发的一项名为“痕量灌溉”的新技术,能让植物自主“喝水”,按需分配。这是全球首创的新技术,比目前最先进的滴灌技术至少节水50%以上。在海淀区园林部门组织的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中,这项技术将首次得以规模化应用。
 
       记者来到翠湖湿地附近的一个种植园,这是最早采用“痕量灌溉”技术的实验性基地。“想看痕量灌溉技术,好办,跟我来。”听明来意,种植园负责人李荣旗领着记者来到一片桃树林。
 
       一棵棵桃树长势正旺,上面已经结了一些小果儿。在果园的一角,有一个吊着的约有1米高的水桶。可记者围着水桶走了两三圈,也没看出这个水桶有什么特殊之处。李荣旗用手指了指水桶的出水管,“从这出水管再往下看,埋在土里的部分才是节水的关键。我把土铲开,让你们看看门道。”
 
       一铲下去,干燥而且泛着白的表层泥土铲到一边,露出了褐色的土层,手一摸,湿湿的。小心翼翼地挖了30多厘米,在根系旁边,一个大拇指粗的黑色胶皮管呈现在眼前,这是独有的痕量灌溉水管。
 
       李荣旗指着胶皮管上的一圈突起说,突起上面有一个孔,约摸有签字笔芯那么大。“这个出水口叫做控水头,我们可以让它三分钟才滴出一滴水,一天下来也只需几十毫升,只有一瓶矿泉水的十分之一。”
 
       “悬而不滴,这就是控水头的神奇作用。”李荣旗拿来刀子,将其中一个控水头“解剖”。凑近一看,看似小孔的控水头却不完全是一个孔的概念,因为它里面被一跟跟比针头还细的“绒线”填满了,在孔的内壁上还罩着一个小“塑料袋”。
 
       “绒线”是控制水流速度的,而“塑料袋”则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将控水头堵塞。而在滴灌模式下,必须要用电来控制,而且水流的速度还不能慢。因为一旦慢下来,就容易堵塞管道。
 
       “以前用滴灌的时候,一亩桃树林一年至少需要150吨水。用了痕量灌溉后,2010年降雨少,用了60吨水;去年雨水多,才用了13吨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