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中国节能网

基于《绿建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

   2015-12-16 中国节能网10500
核心提示:尽管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猛,但因国内设计人员对绿色建筑的认知有限,很少主动依据绿色建筑理念进行设计,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绿色建筑项目

尽管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猛,但因国内设计人员对绿色建筑的认知有限,很少主动依据绿色建筑理念进行设计,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绿色建筑项目是由绿色建筑咨询顾问依据《绿标》指导设计人员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流程中,不少绿色建筑项目中出现高成本技术堆砌、技术不适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果。因此,如何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绿色建筑发展模式,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流程是当前我国绿色建筑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在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中,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绿色建筑设计模式,而随着绿色建筑观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绿色设计模式也在不断得到验证和更新。其中,“整体设计方法”( IDP) 是目前发达国家进行可持续设计时公认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方法将设计的着眼点从各自环节的优化提高到建筑的整体系统和项目计划、设计、建造过程的全面优化,各方面参与人员在项目最早期就进行了充分的合作,从而达到了预定的性能目标而没有增加成本。“整体设计方法”理念的大范围应用是欧美国家可持续建筑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本文将结合绿色建筑咨询项目经验,对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绿标》为基础,引入“整体设计方法”理念,探究符合我国现阶段绿色建筑发展模式的绿色建筑设计流程。

1.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流程

我国传统的设计模式主要是由建筑、结构、水、暖、电气专业共同完成设计工作,其中建筑专业为主导,其他专业辅助完成。分成4个阶段:

①前期策划阶段建立总的目标,对场地及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确定建筑意向;

②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专业为主,其他专业按照本专业的总则进行辅助;

③扩初设计阶段各专业根据所决定的建筑方案进行初步的专业设计,由建筑专业提出作业图,其他各专业反提资料;

④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是按照施工图纸的标准完善、细化初步设计图纸。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专业之间要不断地进行沟通、修改,直到满足各专业需求为止( 见图1) 。

图1 传统建筑设计模式

2.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绿色建筑的设计大多数是依据《绿标》设定建筑的绿色建筑认证目标后,由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制定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指导项目设计团队完成设计。在目前这种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的自然融合。现对几类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以便设计人员和相关咨询人员对绿色建筑设计流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2.1 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滞后

一些建设者( 甲方) 对绿色建筑理念缺乏深入了解,等到了施工图阶段才会考虑聘请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制定绿色建筑技术方案,对设计方案的修改也只能是以“打补丁”的形式出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与建筑的冲突,并且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例如绿色建筑对室内采光、室内外通风、综合能耗等有定量要求,如在施工图阶段才进行模拟分析,一旦发现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可能需进行较大改动,甚至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建筑本体设计有要求,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也同样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内容,部分关注点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就需考虑,如场址的选择、场地生态的保护、场地内旧建筑的利用、场地内以及周边的物理环境、建筑周边的交通、与周边建筑的设施共享情况、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下空间的利用等。但因为在项目前期无绿色建筑设计指导人员的介入,此部分因素无法进行合理优化。

2.2 设计团队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很多绿色建筑技术属于综合性技术,需要多专业以及相关的技术厂家配合设计。例如场地内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如果要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则需要对场地内的雨水收集量和利用量进行用水平衡分析,这就需要景观专业给排水专业提供景观用水数据,同时需要雨水设施厂家给予技术支持。但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建造流程中,景观专业以及设备厂家的介入往往已经到了施工图设计后期。这对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合理设计造成了一定影响。

2.3 设计团队对绿色建筑理念模糊,职责不明确

现在很多绿色建筑项目中,设计人员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理解有限,且并未意识到自己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职责,而是仅仅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的要求放入设计图纸中,缺乏主动设计意识。例如,在最初方案设计时,建筑师多是以建筑美学和功能作为设计目标进行设计,提交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审核,如存在不满足《绿标》条文的情况,则按照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的建议进行方案调整,并未在方案设计之初将自然资源、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融入建筑设计中,更缺乏对被动技术的利用意识和对潜在适宜技术的估计。

3.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

针对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现从绿色建筑顾问的角度,以《绿标》为基础,对现有的建筑设计流程进行优化,使其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特点。

3.1 项目设计团队

绿色建筑设计团队人员更加复杂。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绿色建筑专项技术厂家等。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有不同的人员参与到设计团队中,在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整实现。团队主要成员及其职责如表1 所示。

表1:项目设计团队的主要设计人员及其职责

3.2 项目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流程包括前期策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扩初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团队的成员应在各自相应的时间参加到设计团队中,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应当在最初向甲方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时,也将绿色建筑设计的工作流程向其进行介绍,协助项目负责人及时组建团队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依据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要求,建立绿色建筑设计流程,并给出各个阶段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各阶段形成的绿色建筑设计成果。

前期策划阶段组建绿色建筑设计团队—召开绿色建筑启动会,进行绿色建筑理念宣讲——绿色建筑可行性分析研讨会( 2 次以上) : 分析场地性质、地区气候资源、周边交通、服务设施等因素,探究适宜技术、增量成本。参与人员包括: 甲方、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建筑师、规划师、造价评估师、环境评估工程师。

方案设计阶段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方案研讨会( 2 次以上) —下发各专业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要求—绿色建筑方案设计—审核设计指标( 并反复优化) —完成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报建方案。参与人员包括: 甲方、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建筑师、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师、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结构设计、模拟分析师、造价评估师。

扩初设计阶段技术深化落实设计研讨会( 2 次以上) —绿色建筑扩初设计—审核设计图纸—对设计图纸进行计算机模拟: 室外风环境; 室内自然采光; 室内自然通风; 建筑综合能耗( 优化设计) —完成绿色建筑扩初设计。参与人员包括: 甲方、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建筑师、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师、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结构设计、专项技术厂家、设备供应商、模拟分析师、造价评估师。

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深化—完成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核施工图,如参数有变化,则再次进行相应的算机模拟—绿色建筑施工图出图—校对,审核,会签。参与人员包括: 甲方、总承建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建筑师、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师、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结构设计、专项技术厂家、模拟分析师、造价评估师。

施工及验收阶段施工图交底—绿色施工培训—施工—调试—竣工验收。参与人员包括: 甲方、总承建商、分包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建筑师、结构设计师、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师、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监理、调试工程师、设备供应商、专项技术厂家、造价评估师。

3.3 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特点

上述绿色建筑设计流程是以《绿标》为基础,秉承“整体设计方法”的理念,对现有的设计流程进行优化,其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的工作流程与传统的建筑设计流程相融合,该设计流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全程指导设计工作

在前期策划阶段,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参与到项目策划中,并向项目甲方宣传绿色建筑理念和设计流程,协助甲方在前期组建设计团队,并召开绿色建筑启动会,向设计团队成员宣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以及绿色建筑的设计流程,介绍团队设计人员各自的职责及其介入设计的阶段,鼓励设计人员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方案的讨论中,增强建筑设计师对被动技术的利用意识。

定期的会议讨论制度保障了设计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与协作

项目负责人应制定严格的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设计沟通会及专家研讨会,协调各专业的及时沟通。议程要合理,所有人都事先同意,建议一周一次,每次会议要决定下一周的计划。

借助模拟软件优化设计

每个阶段,绿色建筑咨询顾问都会借助模拟软件辅助优化设计。方案阶段,借助模拟分析软件开展各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为团队成员检验各种想法,然后整合到一起,不断地提出意见、反馈、优化方案; 扩初设计阶段,借助模拟软件检验扩初设计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图阶段,则借助模拟软件完成对项目最终设计结果的分析整理。

4.结语

绿色建筑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使用的创新技术较多,但是只有各项技术与建筑本身的有机融合,才能实现建筑的综合性能效益最大化。绿色建筑设计团队的人员构成也较为复杂,与普通建筑相比,增加了各类咨询公司与相关绿色建筑技术厂家; 同时,依据项目情况,还可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提供技术支持。

多数绿色建筑技术均涉及多个学科,因此,设计团队中跨学科的协作和交流是各项技术与建筑有机结合的重要保障。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对团队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始终以《绿标》为基础,坚持“整体设计”理念,带领团队所有成员共同推动设计过程循环向前发展。高效的绿色建筑设计模式,可减少技术补丁和设计变更,降低经济成本,保证绿色建筑设计品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