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中国节能网

太阳能光伏幕墙工程应用技术探讨

   2015-07-14 中国节能网3800
核心提示:太阳能光伏幕墙工程技术探讨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2006年1月1日, 我国实施 《可再生能源法》 此后相继出台 , 《可 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 《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 、 试行方法》《可再生能源产业指导目录》等。2009 年,财政部、 、 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 (财建[2009]128号)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 《 、 办法》 (财建[2009]129号) 关于印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 、 《 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财办建[2009]34号) 对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 , 进行补贴支持。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 其中 办法》规定, 支持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 1、单项工程装机容量应不小于 50kWp。2、发电效率:单晶 硅应超过 16% ,多晶硅应超过 14% ,非晶硅应超过 6%。3、优先 支持光伏组件与建筑物实现构件化、 一体化。 4、 优先支持并网式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项目。 优先支持学校、 5、 医院、 政府机关等公 共建筑应用光电项目。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系统成本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太阳能 : 电池组件成本 二是安装应用成本, ; 包括设计施工、 平衡系统、 电网 接入等。 2009年的补助标准确定为 20元/瓦, 占目前系统成本的近 50% 。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有以下主要优点 1、 : 有效利用建 筑外围表面(屋顶和墙面), 省去支撑结构, 节省土地资源。 可原 2、 地发电、 原地使用, 节约送电网投资和减少损耗。3、 BIPV 系统舒 缓夏季高峰电力需求, 解决电网峰谷供需矛盾。  建立多元化的有 4、 弹性的能源系统。 国家政策补贴和电价优惠可以给用户带来实 5、 惠。 避免墙面温度和屋顶温度过高, 6、 改善室内环境, 降低空调负 荷。 光伏建筑一体化还会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业化程度, 7、 使建筑工 程变成一种高度机械化、 自动化的高效率制作产业。 但要做好太阳 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 却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包括技术层面和 政策层面。 度的影响效应降低;而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应采取一定的措施, 使得 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不致于过高。 (2) 抗风、 雪荷载、 防雨等:光伏幕墙作为建筑构件, 还应该根 据项目当地的气候条件, 综合考虑抗风、 防雨、 雪荷载等问题。 (3)遮阳、采光的需求:通过光伏组件与玻璃幕墙的结合,通 常会形成幕墙上的非透明或半透明部分, 因此光伏幕墙具有一定遮 阳的功能, 同时也降低了玻璃幕墙的透光性能。 不同气候区的建筑 对遮阳和采光的需求不同, 因此光伏幕墙的设计也应有所不同。 3、 当地纬度和各个朝向的太阳能照度情况 太阳能光伏幕墙的受光面与太阳的相对位置是决定光伏幕墙接 受到的太阳能大小的重要因素。 太阳位置常用两个角度来表示, 即 太阳高度角β和太阳方位角A。 在当地条件下, 幕墙上接受太阳能的大小则是由幕墙的安装朝 向的方位角和倾角决定的。 4、 周围建筑物遮挡 光伏幕墙安装在建筑上, 可能会出现被周围建筑遮挡的情况。 如 果部分太阳能电池被遮挡, 被遮挡的电池把功率以热的方式耗尽, 降太阳能资源调查及光伏幕墙适宜性

1、 当地全年太阳能资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地区分类概况, 如图1所示。 2、当地气候状况 本地的气候状况也是影响太阳能光伏幕墙应用的重要因素。 (1) 温度:环境温度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有影响, 一般来 说, 温度越高效率越低。 因此, 在严寒、 寒冷地区的气候可以使得温

低整体发电效率。 时间过长易导致故障产生, 造成整个光伏电池组 件损坏。 因此, 光伏幕墙应安装在日照最多, 阴影最少的地方 并且 ; 尽量保证组件上部和下部的空气流通, 以保持尽可能低的温度。 在 建筑密度较高的城市, 建筑应用光伏幕墙应结合建筑所在地块建筑 现状和规划, 采用计算或实验的方法对遮挡问题进行预测, 尽量避 免周边建筑对光伏幕墙的遮挡。 若存在太阳光大面积被遮挡的情况, 则不适宜安装光伏幕墙。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用

1、 各种电池的能源转换效率 实验室转换效率。 目前各类太阳电池的实验室转换效率记 (1) 录见表 1。 表1 目前各类太阳电池的实验室转换效率记录

合片、 引出线等工艺设计中要重点关注成品率。 组件的安装与使用问题。 光伏幕墙组件在设计中应把安装 (2) 方式作为重点之一。 这其中包括组件固定方式, 光伏幕墙的水密性, 安装、 使用中的损坏问题, 光伏组件背后的散热问题等。 在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光伏幕墙的建筑使用要求和在寿命期的 一系列问题, 包括 与建筑外观的协调 透光性能命期的 一系列问题, 包括 与建筑外观的协调 透光性能 应考虑玻璃在夏 : ; ; 季的升温问题及热炸裂问题;冬季玻璃构造的保温能力; 光伏电池 的效率衰减;光伏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组件的清洗、 维护等。 4、 比较适用于太阳能光伏幕墙的电池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无毒、 无污染, 技 (1)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术成熟, 多用于玻璃幕墙, 特别适合在新建建筑使用。 技术特点如下 : ①对散射光、 折射光、 直射光等各种光源都有良好的吸收效应, 稳定电流输出, 长时间光电转换。  ②没有半导体效应, 不随光照时间 长产生温度升高, 发电效应不降低, 更适合用于热带地区。  ③比晶体 硅电池组件容易维护和清洁, 不会因为部分阴影而导致整块电池组 件发电效果大幅度下降。 ④薄膜太阳能电池造价是晶体硅电池的一 半, 而且不受原材料瓶颈的限制, 适合于广泛实用。 ⑤非晶硅太阳能

实际转换效率。 实际市场上销售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 (2) 不到实验的数据, 实际效率如表2。 表2 目前各类太阳电池的实验室转换效率的记录

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 13%。⑥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原材料消耗 少, 比较便宜等优点。   ⑦非最佳角度阳光下的工作情况好于单晶硅 太阳能电池, 可自由裁剪, 可充分利用合成的产品。 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 (CIGS) 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 。 (CIGS) (2) 为柔性薄膜,用于曲面造型幕墙,突破平板限制。电池高效、 低成 本、 性能稳定, 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特点如下:①转化率高: 可以和传统的单晶硅媲美, 小面积可达19.9% , 大面积可达11.2%。 ②性能稳定, 无污染。 ③制造成本低。 ④使用寿命长。 ⑤柔性薄膜,

温度对效率的影响。 当温度升高时, 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 (3) 将下降。 不同的光伏电池, 温度系数有些差别。 非晶硅电池的温度 系数要比晶体硅电池小, 即非晶硅电池受温度的影响比晶体硅电池 小。 在常见的光伏电池中, 效率受温度影响情况如下 单晶硅最大 : ; 多晶硅中等;非晶硅较小。 2、 基于建筑一体化设计, 电池组件的选用原则 在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中, 对于建筑不同部位选用不同光伏电 池的原则如下 : (1) 多晶薄膜、 非晶硅薄膜电池在建筑一体化设计中比较有优 势, 宜采用与建筑屋面、 墙面、 玻璃幕墙相结合的多晶薄膜、 非晶硅 薄膜电池。 (2)应按照地区,将太阳能电池板与屋面,东、南、西 向墙面相结合。 3) ( 根据建筑要求确定合适的玻璃性能 (如采光) 及 结构 (如夹层、 中空、 异型) 。 (4) 根据抗风等要求确定玻璃的强度 要求(钢化、厚度) 。 3、 光伏组件需要解决的问题 组件的生产问题。 在光伏组件的生产中, 应根据电池的特 (1) 性选用面板玻璃, 考虑透光性能、 厚度、 强度、 平整度等。 在夹胶生 产工艺方面, 应选用专用的胶片, 并在组件边缘采用专用密封胶密 封。 在弯曲成型方面, 应注意电池的弯曲能力。 在电池焊接、 联接、

用于曲面造型幕墙, 突破平板限制。

一体化构造的确定

1、 太阳能光伏幕墙的基本构造 太阳能光伏幕墙系统除了具备太阳能电池阵列、 功率调节器等 设备外,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还应具备以下功能的构造: (1)作为 建筑的外围护结构, 应采取一定的措施, 达到基本的隔热保温的要 求。 具体来说, 光伏幕墙的传热系数、 遮阳系数及内表面温度等参 数应达到相关要求。 (2)电气绝缘性能。 (3)防水防潮。 (4)做为 建筑构件, 将受到风荷载、 雪荷载等外力的作用, 应具备一定的强 度, 保证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不受到破坏, 同时应具备一定的刚度, 以 保证不至于变形。 (5) 作为玻璃幕墙或采光顶时, 还应满强 度, 保证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不受到破坏, 同时应具备一定的刚度, 以 保证不至于变形。 (5) 作为玻璃幕墙或采光顶时, 还应满足建筑采 光的需求, 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2、BIVP 的设计原则 (1)  与建筑能完美结合, 是建筑艺术与创意设计。 光伏组件给 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画龙点睛的BIPV设计会使建筑更 富生机, 环保绿色的设计理念更能体现建筑与自然的结合。 (2) 结构 安全性。 光伏组件与建筑的结合, 结构安全性涉及两方面:一是组 件本身的结构安全, 如高层建筑屋顶的风荷载较地面大很多, 光伏

可再生能源

组件受风变形时是否会影响到电池片的正常工作等。 二是固定组件 的连接方式的安全性。 组件的安装固定需对连接件固定点进行相应 的结构计算, 并充分考虑在使用期内的多种不利情况。 建筑的使用 寿命一般在 50 年以上,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也在 20 年以上,BIPV 的结构安全性问题不可小视。 (3) 发电性能(主要功能), 并电网匹配。 (4) 通风、 保温、 隔热、 散热、 采光、 遮阳。 (5) 根据建筑功能需要, 考虑发电用途。 通常发电的用途包括: 照明、 抽水、 空调、 上网等。 3、BIPV 的各种形式 目前, BIPV通常采用以下形式, 在每种形式下, 建筑要求如表3。

蔽阳光的问题。 (2) 规定清洗时间间隔, 定期清洗, 以解决空气质 量不好等环境问题。 (3) 行业开展共同研究, 编制相关的行业技术 规程, 不断提高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4) 采用薄膜 电池, 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优化电网系统。 (5) 在夏热地区 使用,应有夏季的背部通风措施 (60℃以下) 并进行温度计算, , 减少温升问题。 (6) 垂直设置时, 应进行经济分析, 确定采用的电 池、 系统等, 缩短投资回收期。 (7) 进行光照阴影计算, 确定最佳 安装位置。 同时, 采用弱光性能好的薄膜电池, 减少阴影的影响。 (8) 制定配套的设计标准及技术指南, 优化电气设计。

表3 BIVP 的各种形式

发电成本、投资回收的估算

1、 成本。 太阳能光伏幕墙的成本主要包括: (1) 光伏一体化 组件的增加成本 (2) ; 并网逆变系统成本 (3) ; 安装施工成本 (4) ; 维护成本; (5)政府财政补贴。 2、 收益。 太阳能光伏幕墙的收益计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 计算: (1)太阳能资源的计算; (2)整体转换效率; (3)自用电 价; (4)上网优惠电价。 BIPV 较适合的建筑部位有屋顶、 风雨棚、 立面幕墙、 大型遮阳 百叶等位置。 各种情况分析如下: (1) 光电幕墙:只要地区合适、 朝 向合适,便可以采用太阳能光电幕墙。 (2)光伏屋顶:屋顶为不透 明, 太阳能电池板能很好与其结合。

直立锁边屋面板系统, BIPV配 置合理有很好效果。 BIPV 形式玻璃采光顶。 (3) 风雨棚:风雨棚使 用 BIPV 有优势:①覆盖面积大, 且有最理想的太阳辐射角;②外观 形状单一规整, 方便太阳能板的布设 ③维护和检修非常方便。 4) ; ( 电动遮阳百叶BIPV: ①能根据太阳高度角进行调节, 获得最大太阳 辐射量;②太阳能电池板能和遮阳百叶在外观上能很好融合; ③机 械化程度高,BIPV 应用将更加广泛和合理。 (5)墙面:南向、东西 向墙面, 若无遮挡, 也是很好的位置, 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4、 太阳能光伏幕墙工程应解决的问题 太阳能光伏幕墙需要结合建筑的总体规划设计, 考虑环境、 需 求等一系列问题。 (1) 与建筑外观协调一致。 (2) 城市区大楼彼此遮蔽阳光。 (3) 建 筑物的纬度、 方位, 以及环境干扰。 (4) 与建筑物结合一体, 设计与 施工均较复杂, 技术要求度很高。 (5) 造价昂贵, 投资大, 业主缺少 投资动力。  (6) 晶体硅模板背部因通风较差, 温度上升, 发电效率可 能降低 10% 以上。 (7) 垂直设置, 将减少约 40% 的发电量。 (8) 当阴 影遮蔽一片模组的一部分时, 将减少整片模组及其他串联模组的发 电量。 (9) 电气联接、 电网联接、 电量计量、 电气保护等。 5、 太阳能光伏幕墙工程问题的解决途径 (1) 通过对光伏幕墙接受的太阳辐射精细计算, 避免大楼彼此遮 3、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并网光伏电价未落实; (2) 分时电 价、 季节电价力度不大 (3) ; 缺乏系统的成本核算机制, 光伏组件 与电池和结构相关, 安装施工成本与技术密切相关, 维护成本与并 网系统技术相关等(4) ; 电力部门未真正接纳建筑光伏电力, 相关 政策未达到应有的支持力度, 无相关标准(5) ; 光伏组件的寿命较 短, 一些产品无法在生命周期内回收成本(6) ; 太阳能电池在使用 过程中效率衰减, 造成实际收益降低。

结语

对太阳能光伏幕墙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后期应重点关注的问 题归纳如下:1、 国家已经有相关政策, BIPV 得到了快速发展;2、 电力部门政策还不配套, 上网问题、 分时及季节电价问题;3、 相 关技术准备不足:电池选择问题、 组件生产问题、 电力系统问题、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等;4、 研究能力不足, 研究不深入:太阳能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结构设计、 生产技术, 包括一体化结构设计、 连 接件设计、 连接件性能研究与联结方式优化、 连接件的产业化生产 技术开发 不同光伏建筑组件、 ; 应用与建筑物不同部位时组件之间 的串/并联方法, 并网发电系统电量计量、 输配电、 监控 (包括数 据采集、 遥控遥测) 技术及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并入公共电网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研究。 技术标准还不够完善, 5、 数据缺乏;6、 人才 相对缺乏,需要大力培养;7、 需要政策支持、 行业发展、 更多的 工程实践、 更系统的研究、 标准化、 工业化等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